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免疫分型,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2015年8月到2016年6月经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确诊的ALL患者30例,按照FAB标准分类,27例为B系ALL,3例为T系ALL。分析ALL患者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并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BCR-ABL,AML1-ETO,PML-RARα等)和ALL基因突变(IKZF1,TP53,PAX5,JAK1,JAK2,CRLF2,PHF6,NOTCH1,FBXW7,PTEN)的二代测序(NGS)检测。结果:30例ALL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74岁,中位年龄11.5岁。30例ALL中B-ALL发病率(90.00%)明显高于T-ALL(10.00%)。27例B-ALL患者主要表达CD19、CD22、CD10和CD34等。CD19和CD22是B-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例T-ALL主要表达cCD3、CD7、CD10和cTDT等,CD7和cCD3是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30例ALL患者的43种融合基因定性筛查发现,BCR-ABL、TEL-AML1、E2A-PBX1、MLL-AF6、MLL-AF4和SIL-TAL融合基因阳性各1例,ALL相关基因突变的NGS检测结果表明,3例B-ALL患者发生TP53突变,1例B-ALL患者发生TET2 I1762V突变;3例患者(2例T-ALL,1例B-ALL)发现NOTCH1基因突变。1个疗程后成人B-ALL的治疗效果(28.57%)明显差于儿童B-ALL(95.00%),截止至2017年7月10日儿童B-ALL的生存率明显优于成人B-ALL,其差异都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儿p15INK44B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患儿p15INK4B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方法 11例MDS患儿接受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治疗,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治疗前后p15INK4B基因的表达,应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15INK4B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11例MDS患儿经过双诱导方案治疗后,9例获益.治疗后10例患儿p15INK4B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p15INK4B基因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68±0.58)%、(1.44±0.6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5,P>0.05).结论 低剂量亚砷酸及维甲酸双诱导方案治疗儿童MDS疗效较好,该方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p15INK4B基因表达升高有关,但p15INK4B基因表达升高与去甲基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71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和28名健康对照者血液中CMV DNA和EBV DNA的含量.结果 28名健康对照者CMV DNA和EBVDNA均阴性.271例患者中147例检测EBV,阳性率为24.5%(36/147);124例检测CMV,阳性率为4.8%(6/124),DNA介于102~ 106基因拷贝/ml,治疗有效者EBV DNA和CMVDNA均迅速下降,1~3周后转阴.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CMV DNA和EBV DNA水平对CMV和EB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表观遗传学在白血病研究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白血病都伴随表观遗传学的异常变化.白血病的DNA去甲基化治疗和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治疗是建立在表观修饰的基础上不同于传统化疗的新方法 ,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几种白血病的治疗.现就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