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运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酮ⅡA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疗程14天.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90.0%、80%.0,两法治疗均有效,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血管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疗效尤为显著,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继发性体温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体温分为发热组(T≥37.5℃,80例)和非发热组(T<37.5℃,120例)分析发病后3个月内两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和脑疝的发生率、病死率,伴发疾病及感染情况。结果:发热组伴糖尿病的比率,MOF和脑疝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发病7~14 d体温升高者(均P<0.0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易出现在伴有糖尿病患者中,发病7 d内体温升高易发MOF,病死率高,是近期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程业东 《安徽医药》2011,15(2):201-20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vWF及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同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脑梗死面积评估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vWF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患者临床NIHSS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面积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vWF水平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与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面积大小有关发病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