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正由于腔内治疗的良好疗效及微创可重复的特点,腔内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周围动脉疾病的首选方法。经皮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腔内治疗的首选技术之一,利用PTA开通血管技术的成功率超过95%,但再狭窄率高达20%~65%~([1])。再狭窄发生率高及远期疗效不佳,已成为现阶段周围动脉腔内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是在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高效的许旺细胞纯化方法。方法选用3~5d的SD乳鼠双侧坐骨神经,用DispaseⅡ短时消化去除神经外膜和束膜,用复合胶原酶NB4彻底消化、离心,获得原代细胞。细胞培养达到亚融合状态后,置于4℃冰箱约5min,收集首先脱壁的许旺细胞。最后用S100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法鉴定许旺细胞的纯度。结果通过酶消化法剥脱神经外膜和束膜,获得纯度85%以上的原代许旺细胞;经低温差速法进一步纯化,纯度可达99%。结论先用酶消化神经外膜和束膜,再用低温差速分离许旺细胞,能够获得高纯度的许旺细胞,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纯化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瓣膜内皮化提供新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剖宫产新生儿脐带,复合胶原酶消化法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间充质细胞的表面标志。取扩增3~6代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VEGF和b-FGF诱导分化。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内皮祖细胞的标志。结果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样细胞,表达CD34、CD133和vWF,且Dil-acLDL实验阳性。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祖细胞,可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瓣膜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球囊内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PKP治疗。观察PKP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肺部感染对IL-6、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细胞CD4+、CD8+、免疫球蛋白G(Ig G)、Ig A、Ig M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64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2例,感染率为18. 75%;感染患者血清中IL-6、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感染患者CD4+细胞及Ig A水平与非感染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感染患者CD8+细胞及Ig G、Ig M水平明显低于非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 05);非感染患者预后Harris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感染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年龄 65岁、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合并糖尿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过高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肺部感染可上调血清中IL-6、CRP水平,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中应给予相应措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前瞻性分析局麻Veno Merse手术、传统抽剥术和大隐静脉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与传统抽剥术和EVLT治疗相比,Veno Merse术日疼痛评分、术日及出院自理能力、术后切口数、术后第1天D-二聚体、术后皮肤并发症、隐神经损伤、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术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静脉内膜损伤程度低.局麻Veno Merse手术不仅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而且对静脉内膜损伤小,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腔内治疗与自体静脉转流术对膝下动脉闭塞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治疗与自体静脉转流术的膝下动脉闭塞的TAO患者,对比两种方法的围术期并发症、早期失败率、保肢率、通畅率及溃疡愈合时间等。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96条肢体,其中腔内治疗组40例(47条肢体),自体静脉转流组43例(49条肢体),所有患者均有严重肢体缺血(CLI)表现。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3~48个月),总体保肢率为88.54%(85/96),共11条肢体因症状加重接受踝上截肢术。腔内治疗组保肢率为87.23%,自体静脉转流组8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一期通畅率腔内治疗组1年为51.43%,3年为19.00%;二期通畅率1年为65.13%,3年为47.89%。自体静脉转流组一期通畅率1年为71.24%,3年为60.52%;二期通畅率1年为80.98%,3年为68.87%。腔内治疗组通畅率较自自体静脉转流组低(P0.01)。溃疡愈合时间腔内治疗组为(4.5±3.1)个月,自体静脉转流组为(3.2±2.4)个月,腔内治疗组溃疡愈合时间较自体静脉转流组长(P=0.047)。结论腔内治疗的保肢率与自体静脉转流术相当,尽管通畅率较低,但再次治疗程序简单,创伤小。特别是对于缺乏膝下流出道或合适大隐静脉移植物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小鼠坐骨神经体外预变性的方法,以便在短期内获取大量高活性的雪旺细胞.方法 选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的小鼠24只,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A、B、C组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分别置于DMEM、DMEM+10%FBS及含生长因子的雪旺细胞培养液中体外预变性1周,D组切断一侧坐骨神经体内预变性1周.1周后取材,行免疫组织学和细胞学方面的检测,比较各组获取的雪旺细胞量和纯度.结果 C组获得的雪旺细胞量及纯度较高,与D组的雪旺细胞相似.结论 生长因子能促进小鼠坐骨神经的体外预变性,具有与体内预变性相似的效果,能在短期能获得大量雪旺细胞.  相似文献   
9.
血管外科是外科学领域中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生作为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储备人才,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对血管外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应当兼顾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既要锻炼其科研水平和思维,又要提升临床能力,并做到科研和临床两个方面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