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S-100β蛋白和NSE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鸿  桂芗湘  李玫  向道康  瞿浩  陈杨  陈岚 《贵州医药》2003,27(3):213-214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S 10 0 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的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丁咯地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5 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9,每日静脉滴注丁咯地尔 2 0 0mg ,连续 14天 )和对照组 (n =2 8,除不用丁咯地尔外 ,其它治疗同实验组 )。动态监测治疗前后静脉血中S 10 0 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 结果两组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 10 0 β蛋白在治疗后第 3天、7天和 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而NSE水平在治疗后第 7天、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增高 ;丁咯地尔可降低S 10 0 β蛋白和NSE水平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在EA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小鼠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Erα重组慢病毒,鉴定Erα重组慢病毒在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最佳剂量.将雌二醇及Erα重组慢病毒干预EAE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 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体重的变化,通过H&E染色及Luxol fast blue-H&E染色对比各组炎症反应及脱髓鞘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TIMP-2.结果 15μl Erα重组慢病毒能感染小鼠CNS.与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及过表达Erα可以降低EAE小鼠的发病率、体重丢失及临床症状,减轻脑和脊髓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在发病急性期增加TIMP-1及TIMP-2,减轻在缓解期TIMP-1、TIMP-2的病理性表达增高.结论 雌激素及Erα可以抑制EAE的炎症反应,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EAE小鼠急性发病期脑组织中TIMP-1及TIMP-2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影响。方法将67例发病3 d以内,符合试验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4),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相同的脱水剂和神经细胞活化剂,其中实验组以PNS 450mg/d静脉滴注,连续14 d。分别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第3,7和14天采集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膜上CD14及TLR4的表达变化,并对入院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意识障碍评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入院后第3天,实验组CD14及TLR4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以后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入院后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意识障碍评分则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通过调节单核细胞CD14及TLR4的表达,减少炎性递质的释放,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功能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有确切的疗效,还可通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小脑出血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代义  瞿浩  李玫 《贵州医药》2006,30(8):709-710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由于小脑位于幕下后颅窝,突发出血导致颅高压引起枕骨大孔疝,患者常常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但因小脑出血起病突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漏诊[1],造成患者在发病后失去早期手术机会。本文收集我院1998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5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始见复视,反复发作;1年前伴见左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吹口哨漏气,查头颅CT未见异常,按面神经麻痹治疗,上述症状有所缓解.2月前出现右侧面部麻木,咀嚼无力,右侧口角及鼻唇沟处间断性刺痛,并向面颊、眼角及头顶放射,无扳机点,右侧侧视时复视较明显,偶有言语含混不清及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6.
作者自1994年3月至1997年10月,应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21例,年龄48~89岁,其中60岁以上者32例。手术距受伤时间1~24d,平均5d,其中1例骨牵引24d复查骨折无对位,改行该手术。合并其他骨折7例,内科病(慢支、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偏瘫)19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类:稳定Ⅱ型8例;不稳定骨折29例,其中Ⅲ型16例,Ⅳ型13例。致伤原因: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滑倒摔伤31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急性肾衰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玫  陈岚  瞿浩 《贵州医药》2002,26(4):342-343
急性脑卒中后并发急性肾衰的相关因素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阳550002@李玫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阳550002@陈岚 $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贵阳550002@瞿浩~~  相似文献   
8.
作者自1987年3月~1996年12月,应用克氏针钢丝固定喙锁骨加韧带修补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16例,经平均18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6例,年龄19~61岁,平均34岁。左侧5例,右侧11例。陈旧性脱位4...  相似文献   
9.
瞿浩  李玫  代宏  张华 《山东医药》2010,50(35):73-74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6水平变化及其在病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同期收治的ACI患者150例(ACI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两组均抽取(ACI组于入院第1、7、14、21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CRP及IL-6;入院第1天和第21天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后21 d进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定.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观察血清CRP、IL-6与BI、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血清CRP 、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意识障碍者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大面积梗死者>中面积梗死者>小面积梗死者(P均<0.05);血清CRP 、IL-6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治疗后GOS评定为病情好转者入院初期血清CRP、IL-6水平低于病情恶化者(P均<0.05),且随住院时间延长好转者呈降低趋势、恶化者呈升高趋势.结论 血清CRP及IL-6水平升高在ACI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患者病情判断及转归预测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陈岚  瞿浩  李玫 《贵州医药》2012,36(7):602-60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分布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50例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MRI和MRA检测、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并通过问卷形式了解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1)动脉狭窄栓出率为74.00%.其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41.44%,单纯颅外动脉狭窄11.71%,颅外合并颅内动脉狭窄46.85%.轻度狭窄占26.13%,中度狭窄43.24%,重度狭窄30.63%.(2)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LDL2C等为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HDL2C为保护因子.(3)根据MRI和MR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随着狭窄程度逐渐变严重,CRP及IL-6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预防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