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燕妮  张楠 《医学争鸣》2008,29(14):1297-1297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印岁,因发热6d,咽痛1 d就诊.体温39.5℃,WBC 2.1×109/L,RBc3.45×101 2/L,Hb116 g/L,PLT16×109/L,D-二聚体1632 μg/L,凝血酶原时间18.8 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66.75 s,骨髓图片示骨髓增生不良,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入院当晚咳嗽时咳出肺组织,送检结果找到曲霉菌丝,即给予抗真菌治疗.次日尿素氮9.4 mmol/L,肌酐142μmol/L.ALT 459 IU/L,AST 810 IU/L,总胆红素152.8 μmol/L,且于第三日继续攀升,同时伴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便血,诊断为爆发性肝坏死合并曲霉菌肝、曲霉菌肺、曲霉菌肠,给予卡泊芬净联合伏立康唑抗真菌,同时抗细菌、保心保肝、退黄、抑酸、止血、对症、支持联合治疗20 d,复查血常规、肝功、肾功、骨髓穿刺均正常,痰培养阴性,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一般情况好转,改用口服抗真菌药物维持治疗2 wk,临床治愈出院.随访6 mo,一般情况良好,各项检查指标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4岁.因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7个月余,于2005年4月11日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者胞兄,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供、受者HLA-A、B、DR位点全相合,供者血型为B/Rh+.  相似文献   
3.
本就癌症患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作一探讨,认为护士应掌握个性化护理的原则,对病人各个阶段的心理过程进行认真的评估,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活动,指导患主动地掌握有益于心理健康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应对方式,发展积极的情绪,防止或消除消极情绪,改善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自强、自信的人格,并争取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外因刺激,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根治性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手段,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体表的无菌化处理是对移植患者实施全环境保护的关键环节之一,为给患者实施安全、高效的护理,提高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我们在对患者实施皮肤擦浴护理方面做了进一步改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57岁,主因确诊淋巴瘤2个月,为巩固化疗于2009年5月18日入我科.入院第3天给予静脉输注利多昔单抗注射液(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20080044)治疗,在输注30 min后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喉部及口唇肿胀,伴麻木感,不能平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于 1998~ 2 0 0 0年成功为 4例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4例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在13~ 5 6岁 ,病程为 6~ 12月 ,均处于缓解期。1.2 治疗方法 对选择好的病人 ,按移植流程进行 ,即 1)动员 ;2 )分离 ;3)冻存 ;4)预处理 ;5 )回输。2 观察与护理2 .1 观察 患者经过预处理后骨髓出现不同程度抑制 ,结果见表 1、表 2。表 1 预处理后第 1~ 3周患者血象血变化情况病例  WBC(× 1 0 9/L)…  相似文献   
7.
8.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了恶性血液病护理未来研究方向,认为可运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全面评估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在治疗间歇期院外带管时导管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方法 观察我院84例血液病患者接受PICC置管,经治疗后带管出院,记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84例患者中,带管时间为20~98d,平均45d,其中21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并发症(25.0%),并发症出现在带管回家后的5~20d。并发症包括:导管脱出3例(3.6%),穿刺点感染5例(6.0%),机械性静脉炎4例(4.8%),导管阻塞5例(6.0%)和辅料过敏4例(4.8%)。结论 血液病患者治疗间歇期院外PICC带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维护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全环境保护措施对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 ,选择经骨髓穿刺及活检确诊恶性血液病 ,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通过对试验组患者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及教会患者在骨髓抑制期懂得自我保护 ,实施漱口、坐浴、戴口罩等全环境保护的方法。结果 试验组的感染率为 2 0 % ,对照组的感染率为 4 7% ,经 χ2 检验P<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全环境保护可使患者安全、快速的渡过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