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不同方式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多发肋骨骨折的治疗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2828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保守治疗组(A组, n=2080)、外固定治疗组(B组, n=473)、手术治疗组(C组, n=275),对比其平均住院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和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应用止痛药物时间较A组和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应用止痛药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B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应选择外固定治疗为宜;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获益更多,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3.
迟发性创伤性膈疝早期常因严重复合伤而被漏诊。文献统计 ,膈肌破裂初诊时漏诊者高达 94 % [1] 。我院自 1980年 3月~ 2 0 0 1年 6月收治迟发性创伤性膈肌破裂 18例 ,其中 12例漏诊 ,漏诊率 6 6 7%。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回顾分析漏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6~ 5 8岁 ,其中 14~ 4 5岁 9例 ,占 75 %。闭合性损伤 10例 ,开放性损伤 2例 ;致伤原因 :车祸 8例 ,刀刺伤、枪弹贯穿伤、挤压伤及坠落伤各 1例。受伤部位 :胸部 8例 ,腹部及胸腹部同时受伤各 2例。左侧 11例 ,右侧 1例。1 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合用艾司唑仑治疗难治性幻听的疗效。方法:难治性幻听20例(均为男性;年龄33±s5a;病程8±3a)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艾司唑仑5~7mg/d,po,疗程至少4wk。结果:显效率55%,总有效率80%。不良反应轻。结论:抗精神病药和艾司唑仑合用对难治性幻听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精神病学的检查和诊断与其它临床各科相比 ,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 ,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则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1 生物学依据欠缺医生在没有生物学依据的情况下做出精神疾病的诊断 ,而司法鉴定涉及原被告双方。如果被鉴定人不是典型的、公认的精神病人 ,结论往往使被鉴定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反流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于X线透视下先扩张狭窄段,再用食管支架输送器推送、释放装置有防反流瓣膜的带膜食管支架.结果:32例食管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术后所有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显著改善.本组随访1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有3例、6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征象,术后11个月3例出现轻度胃食管反流征象,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置入防反流食管支架能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忠义 《当代医学》2009,15(18):98-98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对术后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将肺功能分为:肺功能良好、稍有减损、显著减损、严重减损。结果经60例病人的临床实践表明,严重减损病人是手术绝对禁忌证,显著减损3例,死亡2例,为相对禁忌证,稍有减损和功能良好可正常手术,但仍需在ICU病房严密监护下。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肺功能严重减损是手术绝对禁忌证,显著减损为相对禁忌症,稍有减损和功能良好可正常手术。  相似文献   
8.
白忠义 《中原医刊》2009,(15):64-65
目的利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诊断、治疗胸腔积液,探求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通过胸腔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抽取积液,排净液体,缓解症状,进行诊断或注入药物治疗。结果胸腔置管全部一次成功,明显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治疗40例症状均缓解,未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可作为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安全可靠,并可提高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白忠义  林庆胜  侯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01-101,10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cm长切口置胸腔镜,在腋中线上胸大肌外侧缘和背阔肌外侧缘间作一长3~6cm的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使用普通胸科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相互配合,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6min;小切口长3~6cm,平均4.5cm;胸管引流时间36~72h;术后无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3~55个月,尤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减少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降低了医疗费用,创伤小,同时增加了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鉴定案例,对轻微颅脑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精神损伤程度评价进行讨论,建议在评价时应从精神症状性质、症状持续时间、社会功能受损程度、预后和转归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加以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