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普外科常见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其复发率及并发症相对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经逐渐取代传统治疗方法,其具有切口小、损伤少、复发率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2例行腹腔镜下内环口缝扎术的复发性斜疝患儿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Brisson术与传统Shiraki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隐匿性阴茎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4例。A组行改良Brisson术治疗,B组行常规Shiraki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时间、术后的阴茎长度(与术前阴茎长度比较)、手术后阴茎的延长长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两组患儿的阴茎长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长,且A组患儿明显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A组患儿手术后阴茎的延长长度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组患儿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率略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小儿隐匿性阴茎患儿行改良Brisson术式治疗,术后整体疗效更好,外形更符合生理特点,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对于淋巴回流重建效果更好,并可有效降低术后阴茎水肿度,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5例患者在麻醉前行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定位标记线的指引下完成包皮环扎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失血、术后疼痛、术后水肿、术后包皮形态等指标。结果135例患者均一次完成包皮环扎手术。手术时间4~10 min,平均(6.37±1.12)min,手术出血量0~3 ml,平均(1.13±0.48)ml,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套扎环脱落时间7~28 d,平均(16.87±4.32)d,均自行脱落。135例均一期愈合,切缘整齐,瘢痕平滑。结论术前包皮外板目标切割标记定位在小儿包皮环扎术中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精准切割。  相似文献   
4.
隐睾是指阴囊内无睾丸,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内,是小儿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治疗隐睾最主要的手段。从1820年Rosenmerkel首次采用手术治疗隐睾以来,已经出现过200多种手术方式。本文就隐睾的手术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外老年斑的沉积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典型的病理改变。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basal forebrain cholinergic neurons,BFCNs)功能异常导致的海马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功能下降也被认为是AD 发生的主要特征。该文介绍了ACh 突触传递过程、BFCNs 投射系统、BFCNs 在调节认知功能中的作用以及BFCNs 功能异常在AD 中的作用和近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时发现其左、右侧各有一上腔静脉,同时伴胸导管变异,部分内脏转位,现报道如下:1双上腔静脉1.1右上腔静脉右上腔静脉起始、行程及注入部位均正常。左头臂静脉自左胸锁关节的后方,越过主动脉弓分支的前方,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的后方与右头臂静脉汇合,形成右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7.
吴臻斐  田由  章捷  林进汉 《浙江医学》2023,24(24):2595-2599
目的研究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沉默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新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EC组、沉默阴性对照组、ALCAM沉默组,每组6只。NEC组、沉默阴性对照组和ALCAM沉默组分别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腺相关病毒载体和ALCAM腺相关病毒载体;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采用人工饲养与缺氧复氧和冷刺激诱导以建立NEC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1β、IL-6水平,采用HE染色法、Tunel染色法评价肠组织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CD166表达率,采用qRT-PCR法检测肠组织ALCAM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肠组织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EC组大鼠血清IL-1β、IL-6水平升高,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细胞凋亡率增加,CD166表达率升高,肠组织ALCAM的mRNA及蛋白、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沉默阴性对照组比较,ALCAM沉默组新生大鼠血清IL-1β、IL-6水平降低,肠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细胞凋亡减少,CD166表达率降低,肠组织ALCAM的mRNA及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ALCAM蛋白、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ALCAM表达对NEC新生大鼠的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下降、E-cadherin/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