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经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与实验组50例(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心肺功能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周的LVEF、FEV1、MVV等心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gG、CD3^+、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2.
急性炎症反应在肺挫伤的病理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炎症反应是肺挫伤后病情演变加重的主要因素。肺挫伤与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具有临床相关性已形成共识,然而免疫学评分和方法用于检测和评估肺挫伤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中还没有建立,一种可能的方法是通过监测常规炎症标记物反映肺挫伤后发生的免疫反应。国外相关研究已表明炎症直接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如促血管生成素2、白介素6和降钙素原与炎症间接相关的标记物如人五聚素3和肾上腺髓质素原,它们都是ARDS的独立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口服和外周血管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由于血脑屏障的阻挡限制了药物进入脑组织药效的发挥。由于脑细胞外间隙是各类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药物通过血管进入脑组织后也要在该空间内发挥作用,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的对流增强给药能够使药物避开血脑屏障的阻挡而进入脑组织内进行有效的分布和药效的发挥。因此经脑细胞外间隙的对流增强给药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文章总结了经脑细胞外间隙途径的对流增强给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脑肿瘤、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同时介绍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价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在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在2020年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采取传统的管理方法,在2021年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引入了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的管理策略,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48件医疗器械进行研究,研究期间医护人员共11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在洗涤、包装、灭菌、微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在安全、环境、物品、无菌区域、包装区域、污染区域等方面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中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中,纳入标准化质量控制路径的管理方法,可以有助于提升各项医疗器械操作的合格率水平,同时改善科室内工作人员的总体工作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超声图像处理的HIFU所致组织损伤的自动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HIFU辐照后新鲜离体猪肉声像图中的ROI,通过搜索灰度极大区域自动定位图像中的所有亮斑,结合数学形态学、连通域标记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测试对象的边缘轮廓;根据亮斑中心至边缘轮廓的欧式距离去除边缘附近的亮斑噪声,获取HIFU损伤候选区;而后提取候选区特征参数,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识别HIFU损伤。结果 最大灰度值和矩形度两个特征参数的识别率分别为86.25%和93.33%。选用识别率更高的矩形度,可正确识别单处、多处HIFU损伤或无HIFU损伤的图像。结论 采用此法可直接分析HIFU辐照后超声声像图而自动检测HIFU损伤,无需依靠图像配准技术,可减少手动定位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