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结果差异性。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 ELISA 法同步检测110例 RA 患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的抗 CCP 抗体。结果2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54,P<0.01);K ap pa值评价(K =0.890,P <0.01)显示2种检测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 ELISA 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和92.73%,均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论2种方法检测血清抗 CCP 抗体存在差异,ELISA 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技术,初步探索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及其分布,为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5个VNTR位点,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利用BioNumerics 4.5软件进行DNA指纹图谱多态性分析。结果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LVA)检测显示,215株结核分枝杆菌呈现7个基因群127种基因型,分别为a、b、c、d、e、f和g基因群,其中e群74.88%(161/215)为主要流行型(spoligotyping鉴定为北京家族基因型);有抗结核治疗史患者菌株成簇率高于无抗结核治疗史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46)。结论兰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DNA指纹图谱呈现多态性,存在主要流行株,MLVA有助于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具体的结核病防治政策和公共卫生应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在兰州地区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Roche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血清糖类抗原199检测,采用SPSS 17.0建立本实验室95%可信区间。结果:600例中CA199最小值0.6IU/m,最大值36.05IU/m,平均(10.1±6.9)IU/m,总体健康人群的95%参考区间为0~23.62 IU/mL。健康人群参考区间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40岁年龄组和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糖类抗原199正常人群参考范围为0~23.62 IU/mL。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行为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天水市两个县区4所中学1 252名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传染病知晓率为34.58%,高中生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为49.84%,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为71.53%,对流行性感冒知识的知晓率为55.90%,初中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高中生,而对肺结核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低于高中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高中生发热症状处理和怀疑得肺结核后的处理方式知晓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方面,初、高中生都认为看病时医生讲解、听老师讲课、教具宣传、实物宣传材料和观看录像5种方式最有效;认为手机短信宣传、广播媒体宣传和网络媒体宣传最无效。结论天水市中学生重点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饭前洗手、便后洗手、吐痰习惯、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习惯形成率较低。学校应采取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核周因子(AP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RA患者110例(RA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0例(非RA组)和健康体检者11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APF,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CCP抗体。结果 RA组患者3项检测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目串联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4.55%、99.38%,3项目并联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64%、85.63%。结论在RA的诊断中抗CCP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3项目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性,降低误诊率,3项目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降低漏诊率,3项目联合检测指导临床对RA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SLE患者50例,以及同期其他自身免疫病(AID)患者100例和体检健康者100例。分别采用3种方法检测其血清抗dsDNA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分析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IIF法特异度(99.5%)最高,ELISA法灵敏度(74.0%)最高。IIF与ELISA法、IIF与IBT法、ELISA与IBT法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435、13.994、4.539,P0.05);且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κ)分别为0.411、0.522、0.278。3种方法串联检测特异度提高到99.5%,并联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到82.0%。结论 3种检测抗dsDNA抗体的方法中,IIF特异度最高,ELISA灵敏度最高,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氏E411和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7种肿瘤标志物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9-A2文件,以E411为比对方法(X),E601为实验方法(Y),检测患者血清样本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水平,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较好,检测的7种肿瘤标志物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可接受。结论两个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毒清口服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A低剂量组、A中剂量组、A高剂量组及B模型组、B低剂量组、B中剂量组、B高剂量组9组,每组8只,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悬浊液(ZPS)法造SIRS模型,正常组、模型组及肠毒清口服液各剂量组分别给予NS和不同浓度肠毒清口服液灌胃,连续3天,2次/天,末次给药后第3天处死大鼠,检测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注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B各组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正常组;A、B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各炎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B低、中、高剂量组的肺泡灌注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剂量的肠毒清口服液可通过减轻炎性因子的释放,缓解750 mg/kgZPS导致的SI RS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兰州地区2005~2007年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情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比例法对215株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兰州地区结核分支杆菌总耐药率为47.51%,耐多药率4.75%,低于2001~2004年统计结果,原发性耐药占耐药菌株总数的55%,获得性耐药率为46.59%.结论 兰州地区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有所下降,但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结核病防治宣教及结核病短程化疗(DOTS)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都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