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牛角角蛋白和人角质层为抗原,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ELISA)检测了50名银屑病患者和32名正常人血清中抗角质层抗体(ACAS 的滴度,虽然以牛角角蛋白作抗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正常人掌蹠角质层作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52名正常人和银屑病人血清中抗角质层抗体的含量,结果病人血清中抗角质层抗体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并且病人抗角质层抗体的消长变化与临床病情的进程和皮损的活动强度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3.
皮肤是一个最大的免疫器官,但究竟它如何执行免疫的任务,直至70年代都未见有明确的阐述,甚至在皮肤病学教科书中也避而不谈这个问题。至于皮肤作为免疫器官是真皮居于主导地位抑表皮起着主导作用则更是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4.
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的感染率逐年升高,但念珠菌病在诊断、防治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念珠菌的致病规律及念珠菌病的诊断防治进行了较多研究,简述如下.一、念珠菌的菌种与致病关系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主要寄居于人体、哺乳动物及鸟类,在土壤中少见且可能仅是粪便污染.念珠菌的其它菌种则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可从人的皮肤、趾间、甲下等分离出来,也存在于许多动物、蔬菜及水果中.因此白念珠菌主要是通过内源的途径感染,其它菌种则感染途径广泛.  相似文献   
5.
半个多世纪前,Lewis,T.(1927)①②描述了皮肤血管的轴突反射,即是所谓的Lewsi三联反应的机制。1943年Pardo-Castello等创建了磷酸组织胺刺入皮肤法用于麻风病麻木斑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③④,这一方法得到了William Becker,S.的赞赏③。 50年代以来,由于Schujman,S.等的提倡⑤,改用1‰的磷酸组织胺0.1ml注入检查区的皮内,并同样注入邻近正常的皮内,以作对照观察。用以检查周围神经功能的情况,沿袭至今几已成为中外学者所乐用的经典方法。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 但这一经典方法要求必须有皮内注射的一切用品,操作费时,即使用刺入法也仍有同样的不便,更因为试验是先在病变区后在正常皮肤处进行,故在作对照观察时,不易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对反应出现的快慢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6.
<正> 皮肤是一个最大的“免疫器官”,这一概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皮肤究竟如何执行免疫任务?即使最新的皮肤病学教科书也还未提及皮肤的免疫生理功能。皮肤有真皮和表皮结构。 真皮中除皮肤的副件和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外,真皮本身仅是一个纤维支架而已,  相似文献   
7.
近来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 .Tb)菌壁多糖成分颇受重视 ,国外采用多种方法提取菌壁多糖抗原 ,开展有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状态、抗结核治疗、结核疫苗的探索及分子免疫诊断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无疑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治。一、材料与方法1.M .Tb来源 :取一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 2ml,置入BACTEC 4 6 0 M .Tb液体培养基 (美国BECTONDICKISON公司产品 )培养 ,半个月左右M .Tb生长阳性 ,菌株鉴定为人型M .Tb。转入 2 0瓶BACTEC 4 6 0 M .Tb液体…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局部免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局部免疫研究何青雯,陈耀明,甘自俊,贾友兰,李晓燕,蒋海燕粘膜免疫对维持胃肠功能极为重要,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现也密切相关。为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溃结)局部免疫状况,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对溃结患者结肠粘膜组织作免疫细胞计数,现...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所携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引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目前认为以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A-d_sDNA)具有诊断意义。ANA虽然敏感性较高(几达100%),但特异性较差,而检测A-d_sDNA抗体一旦呈现阳性则高度提示SLE。国外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A-d_sDNA抗体为SLE所特有,其临床诊断及病情观测的意义较ANA和LE细胞可靠。国内近年来开展这项检测多采用放射免疫法,因其条件要求较高,难以推广。1981年国内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