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前牙321缺失中不同种植基桩数目对Ni-Cr合金种植固定桥桥支架适合性的影响,采用三维坐标测量法,对3组分别含有1、2、3个种植基桩的五单位双端固定桥试件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选择不同的种植基桩数目对同一长度的铸件的精度有差别,含2个基桩的试件精度最高.固位体的理论边缘间隙值在50~150μm,理论浮升量在100~250μm.  相似文献   
2.
利用CCD数字图像获取技术采集牙模的数字图像,基于Windows平台及其Visual C 6.0开发工具,借助于MS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对牙模图像的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研究与开发了口腔正畸模型的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系统。系统设计主要以牙弓形态测量与分析为基础,针对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及临床操作的需要而进行的。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分别是牙模型的病历管理系统、测量系统和分析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开发的口腔正畸模型计算机辅助测量分析系统具有重要的口腔诊疗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来基因修饰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形成组织工程化骨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骨组织重建的全新思路。 目的:实验拟观察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修复骨质疏松症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2006-10在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6月龄未孕雌性SD大鼠24只,SPF级,体质量250~300 g,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含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的pcDNA3.1-hBMP-2重组质粒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提供;支架材料珊瑚羟基磷灰石由卫生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提供。 方法:24只SD模型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3个月后分别取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脂质体Lipogen介导转染pcDNA3.1-hBMP-2质粒,对照组细胞未作处理。3 d 后将每只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复合,再分别对应地植入取材动物的自体下颌骨极限性骨缺损区。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4,8周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新骨形成情况。术后8周进行成骨量的半定量检测。 结果:24只SD模型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4周实验组在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边缘有新生骨质形成,8周时见相互连接的层板状成熟骨基质形成,对照组4周时只在材料边缘有少量骨基质形成,8周时新生骨质数量上明显少于实验组,且材料边缘及中央处有脂肪样结构形成。②对照组术后8周新生骨所占面积百分比为(0.046±0.004)%,实验组为(0.233± 0.015)%,各组成骨量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质疏松症下颌骨的成骨量较无基因修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是信息技术与设计技术密切结合而产生的一门高新技术 ,而人工神经网络又是当代信息科技的竞争热点。传统口腔修复中 ,前牙修复体的形状设计、技师的制作仅靠医生的设计卡 ,未见患者修复前牙齿牙列、牙根、唇形等情况 ,制作有很大的盲目性 ,而且患者在修复前无法预知修复后效果 ,缺乏治疗信心。将CAD及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口腔前牙冠桥修复设计 ,不但优化设计 ,突破旧有模式 ,同时也增进了患者、医生、技师间的信息交流和处理。基于神经网络的前牙冠桥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原理与实现的研究 ,是一种处于边缘…  相似文献   
5.
在控制其它实验条件标准的情况下,改变三种没种植体基桩部位,来研究其对特定长度的整铸种植固定桥支适合性影响。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种植体基桩位置对支架的适合性存在着统计学的差异,在本实验条件下,基桩位置越靠后,适合性越 ,固定桥支架存在着三维方向上的“岔口”有“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6.
金属烤瓷桥修复设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烤瓷桥修复设计的体会广东省惠州市口腔医院(516001)王远勤于蜀良金属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效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的设计。笔者从临床587例患者所制作的761件金属烤瓷固定桥的修复设计来探讨获得满意修复的体会。临床资料病例总数587例,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薄贴面与常规贴面的临床效果,为超薄贴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超薄贴面20例与常规贴面修复患者45例,基牙分别为72、120颗,3、6、12、24、36个月后随访,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贴面评价分类标准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统计留存率和成功率。结果经过3年观察,超薄贴面和常规贴面在继发龋、边缘适合性、边缘变色、颜色适合性和结构形态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表现,留存率及成功率均大于90%,经连续性校正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薄贴面可以获得与常规贴面相近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乙酰基半胱氨酸(NAC)对口腔常用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Zpc)、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Ⅰ)、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plus)、树脂水门汀(G-cem)体外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四种水门汀Zpc、FujiⅠ、Fuji plus、G-cem固化制取标准模型后用培养液制取浸提液,每组各加入不同浓度NAC (0 mM;1 mM;5 mM;10 mM;15 mM),再分别与3T3细胞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采用四唑盐显色(MTT)比色分析法,比较不同水门汀加入不同浓度NAC后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四种水门汀Zpc、FujiⅠ、Fuji plus、G-cem具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表现为细胞相对增值率(RGR)的降低,其RGR均值分别为94.72%、80.89%、31.44%、3.89%。而加入不同浓度NAC后各水门汀表现不一:FujiⅠ和Fuji Plus加入1 mM、5 mM NAC时RGR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反而在加入15 mM NAC时出现RGR的降低(P<0.05);G-cem和Zpc加入NAC后都相应的降低水门汀细胞毒性,提高细胞相对增殖率,其中5 mM和10 mM出现峰值(P<0.05)。结论:不同水门汀其生物相容性差别较大,临床在选择水门汀时应该注意其毒性的影响;加入NAC后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但是NAC具有浓度依赖性,要注意浓度的选择。NAC减毒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显微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收集近5年来因根管钙化、器械折断、根管桩、根管充填物、塑化物导致的阻塞根管434个(295牙)。其中钙化根管138个(95牙),器械折断50个(50牙),根管桩55个(55牙),根管充填物88个(53牙),塑化物103个(42牙),使用显微超声技术进行根管再疏通治疗,统计疏通的成功率。结果:434个根管成功疏通343个,成功率为79%。其中钙化根管疏通成功率为69.6%,器械折断根管疏通的成功率为68%,根管桩导致的根管阻塞疏通成功率为96.4%,根管充填物导致的根管阻塞疏通成功率为100%,塑化物导致的根管阻塞疏通成功率为69.9%。结论:显微超声技术是一种对阻塞根管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和评价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ma杆状种植覆盖义齿的应用经验和效果。方法 :将种植体与Nobelpharma杆卡式附着体结合 ,为13例患者制作种植覆盖义齿 ,随访观察1~4年 ,定期拍X线片了解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种植体稳固 ,X线片未见种植体周有异常骨吸收 ;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力十分满意 ,咀嚼效率和舒适性较原有的传统活动义齿有显著的改善 ,提高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和生命质量。结论 :Branemark种植体支持Nobelphar ma杆状覆盖义齿稳固、美观、易于维护口腔卫生、手术简单和损伤较小 ,对牙槽嵴严重萎缩者尤为适宜 ;采用两个固位卡即可使种植覆盖义齿获得足够的固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