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78%,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肿瘤治疗中四类常用辅助药物的药性分析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肿瘤治疗中,一些药物不是治疗肿瘤的主要药物,而是辅助或协同主药治疗疾病。我们通过对本院中、西药调剂室2008年12万多份中西药处方进行抽查,并从中筛选出肿瘤手术患者、化疗患者及患者放疗后对症治疗时的处方加以归类整理,并对所用药物进行分析比对。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8年不合格处方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规范医院处方书写,倡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8年1-12月从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房共抽取60 034份处方,对比相关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形成原因.结果 开始处方点评时全院处方合格率为85.00%,处方点评后全院处方合格率提高至95.80%.评析的60 034份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524份(4.20%),前记中临床诊断缺失的296份(0.49%),门诊号缺失的423份(0.70%),其他项目填写不完整的450份(0.75%);正文中药品名称、剂型、剂量不规范的485份(0.81%),用法、用量不规范的326份(0.54%),药物品种数量超过规定数目的62份(0.10%);后记中签字不全、修改处方不签字或不标注修改日期的429份(0.71%);用法与临床诊断不符的34份(0.06%),配伍不当的19份(0.03%).结论 点评处方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降低药费比例,减轻患者负担,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蜀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187-1188
<正>恶心、呕吐是肿瘤治疗中最为明显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会使患者拒绝化疗或拖延最佳的化疗时间,导致对肿瘤的控制不理想,因此对化疗患者来说,呕吐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1]。1司琼类司琼类止吐药是一类具有高强度、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有昂丹司琼、托烷司琼、格拉司琼等,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恶心、  相似文献   
6.
王蜀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13-1314
<正>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治疗的同时,常伴有广泛的急性和蓄积性毒性,对正常骨髓、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和黏膜上皮等均有毒性。改善治疗的方法包括提高恶性细胞对化学药物治疗的敏感性、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或开发保护正常组织使其免受损伤的药物。氨磷汀(amifostine)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广谱细胞保护药,患者在放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规范医院处方书写,倡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8年1-12月从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房共抽取60 034份处方,对比相关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形成原因.结果 开始处方点评时全院处方合格率为85.00%,处方点评后全院处方合格率提高至95.80%.评析的60 034份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524份(4.20%),前记中临床诊断缺失的296份(0.49%),门诊号缺失的423份(0.70%),其他项目填写不完整的450份(0.75%);正文中药品名称、剂型、剂量不规范的485份(0.81%),用法、用量不规范的326份(0.54%),药物品种数量超过规定数目的62份(0.10%);后记中签字不全、修改处方不签字或不标注修改日期的429份(0.71%);用法与临床诊断不符的34份(0.06%),配伍不当的19份(0.03%).结论 点评处方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降低药费比例,减轻患者负担,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蜀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20-1521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结合临床资料,观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的关系.结果 随患者年龄的增加,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60岁以上ADR为31.8%.不同给药途径ADR不同:静脉给药占90.2%、口服给药占6.8%、肌内注射占0.8%、鞘内注射占1.6%、皮下注射0.8%.排在前三位的药物是铂类药物占35.6%、植物类药物占30.3%、抗代谢药物占12.9%.药物引起各器官系统的临床表现构成比也不同.结论 加强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开展全方位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可有效的减少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规范医院处方书写,倡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08年1-12月从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房共抽取60 034份处方,对比相关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分析不合格处方形成原因.结果 开始处方点评时全院处方合格率为85.00%,处方点评后全院处方合格率提高至95.80%.评析的60 034份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524份(4.20%),前记中临床诊断缺失的296份(0.49%),门诊号缺失的423份(0.70%),其他项目填写不完整的450份(0.75%) 正文中药品名称、剂型、剂量不规范的485份(0.81%),用法、用量不规范的326份(0.54%),药物品种数量超过规定数目的62份(0.10%) 后记中签字不全、修改处方不签字或不标注修改日期的429份(0.71%) 用法与临床诊断不符的34份(0.06%),配伍不当的19份(0.03%).结论 点评处方可显著提高处方合格率,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降低药费比例,减轻患者负担,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癌症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诱导的急性炎性反应更加对免疫和营养产生损害,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增加,术后营养不良是术前的2倍[1].本文有选择性的对肛肠外科50例手术患者术后给予全营养混合液(TNA),观察使用后营养状况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