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在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及心理状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故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临床应用广泛的近20种体质分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自己20年多年临床工作实践经验提出阴阳寒热体质辨识法。这种体质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芪参颗粒干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致小鼠心力衰竭的效果,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过量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芪参颗粒组、福辛普利组。通过超声、病理和心脏指数分析各组小鼠心功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预测靶点。结果超声方面,芪参颗粒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小鼠左室收缩末内径(P0.05),显著提高射血分数(P0.05)与短轴缩短率(P0.05)。形态学中,芪参颗粒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小鼠心脏指数。病理显示芪参颗粒组心肌组织的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网络药理学显示芪参颗粒治疗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作用靶点可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α2A型肾上腺素受体(ADRA2A)、α-2型肾上腺素受体B亚型(ADRA2B)等有关。结论芪参颗粒能显著改善过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力衰竭,其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降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调节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症介质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库车前陆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以库车南缘古隆起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建立构造格架,开展了库车南缘古生界—中生界全层位精细解释,刻画出中生界及古隆起的分布,分析了古隆起的沉积、构造响应特征,以及古隆起对库车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总结出库车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主力油气聚集在隆起北缘,沿着断层以垂向短距离运移为主,油气分布层位集中,东西向具有明显分段性;油气沿着主要输导层横向长距离运移,古隆起上部及南缘也聚集大量油气,油气分布层位多,东西向差异大。指出库车南缘4个油气勘探领域与主要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RP-18),凝胶色谱(Sephadex LH-20)以及重结晶等多种分离纯化手段,从杜仲雄花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oxo-12-en-ursane-28-O-α-Larabin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2α,3β-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28→1)-β-D-glucopyranosyl ester(2),熊果酸(3),α-香树脂醇(4),熊果醇(5),3-O-乙酰基熊果酸乙酸酯(6),3-O-乙酰基齐墩果酸(7),白桦脂酸(8),白桦脂醇(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所分离的9个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仅有化合物3对K562和Hep G2细胞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余化合物对所选的2种细胞均无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5.
金莲花汤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莲花汤全方及拆方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进行研究,证明组方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金莲花汤全方及各缺味金莲花汤的抗流感病毒有效率。结果:金莲花汤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抗流感病毒有效率为(75.13±0.04)%;单味药大青叶、葛根、蒲公英、苏叶、金莲花的抗流感病毒有效率分别为(88.40±0.07)%、(74.27±0.06)%、(45.20±0.05)%、(32.20±0.07)%、(-3.26±0.09)%;在拆方研究中,缺苏叶、缺金莲花、缺蒲公英、缺大青叶、缺葛根金莲花汤的抗流感病毒有效率分别为(51.67±0.01)%、(28.22±0.06)%、(23.03±0.10)%、(-17.87±0.07)%、(-21.03±0.04)%。结论:金莲花汤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葛根和大青叶对全方抗流感病毒活性贡献较大,蒲公英、金莲花和苏叶对全方抗流感病毒活性贡献相对较小,但是各单味药都不可或缺,金莲花汤组方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十层脉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总结采用中医十层脉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思路。方法: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为江西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笔者将中医药介入治疗的4例患者主要分为4个证型:邪热壅肺证、肝胆郁热证、内闭外脱证及邪遏少阳证。此次研究从中选择各型典型治愈及好转案例,从舌脉及用药特点等方面予以分析,探讨中医十层脉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效果。结果:采用中医十层脉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证型患者效果显著。结论:中医十层脉的肺、肝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技术预测并筛选蒲公英干预炎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探讨蒲公英对炎症的疾病-多靶点-多成分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蒲公英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ene Ontology数据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蒲公英活性抑制炎症的成分-靶点网络。结果:在蒲公英中筛选出5个活性成分,为菊黄质、毛茛黄素、咖啡酸、七叶内酯和胆碱,共涉及炎症9个靶点,且活性成分与预测的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结论:蒲公英抗炎的机制与腺苷酸激酶(ADK)、腺苷A1受体(ADORA1)、螺旋环螺旋结构域扩散激酶(CHUK)等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采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3批金莲花汤中的上述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苯基C18色谱柱(250 mm×4.6 mm,4 μm);流动相为1%乙酸(A)~乙腈(B);洗脱程序(0~30 min,5%~14% B;30~40 min,14%~14% B;40~42 min,14%~19% B;42~60 min,19%~25% B;60~63 min,25%~5% B;63~64 min,5%~5% B);柱温35℃;检测波长286 nm;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3批金莲花汤中绿原酸、咖啡酸、葛根素、牡荆素、迷迭香酸含量分别为:0.34、0.08、9.73、0.93、0.32 mg/g;0.13、0.03、8.37、0.33、0.21 mg/g;0.37、0.07、8.36、0.12、0.26 mg/g。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用不同来源的药材制备的金莲花汤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舌诊作为四诊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中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其直观具体性,临床应用深入而广泛。阴阳三焦舌诊定位法是在传统舌诊理论的基础上,将舌诊内容进行细化,除了注重观察舌质和舌面是否覆盖有底膜、底膜覆盖的面积、枯润的情况来辨别阴阳的虚损,还强调通过有无点状热,舌苔的白与黄、薄与厚来推断寒热湿等病邪的性质,依据上、中、下三焦的具体脏腑区域划分来定病位,同时,对一些特异性舌象表现(如横纵裂沟、舌上突起等)进行规律性总结。笔者运用阴阳三焦舌诊定位法指导临床诊疗实用性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