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在开展医疗活动中有重大意义.我国自.1986年以来,卫生部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多项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条例,并将医院感染管理列为医院分级管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近年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明确规定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这些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并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该院非发酵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明确非发酵菌的耐药特点。方法对该院2009~201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2437株致病菌采用珠海迪尔公司细菌鉴定及药敏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16株,占分离致病菌的17.1%(416/2437);呼吸道标本非发酵菌分离率最高[26.5%(170/641)],血液标本分离率最低[4.8%(9/18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的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3.8%),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1.5%)。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分离致病菌中占重要比例,且不同标本分离率不同,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非发酵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从而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尿培养阳性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尿培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58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4株,革兰阴性菌440株,真菌80株,分别占11.0%、75.3%和13.7%。分离数最多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共232株(52.7%);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74株(16.8%)。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较大,表现为不同程度耐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其次为阿米卡星和青霉素类的哌拉西彬他唑巴坦,耐药性最强的为复方新诺明。结论我院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亦较高,而且此二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敏感率较低,故以上抗生素不应再作为经验用药使用。  相似文献   
4.
5.
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11种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水煎剂对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11种实验菌为受试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番石榴叶水提取物对它们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番石榴叶对阴沟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宋内志贺菌、咽颊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威斯康星米勒菌、产酸克雷伯菌、肠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对蜡状芽孢杆菌、阴沟肠杆菌、咽颊炎链球菌、威斯康星米勒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最强,MIC为0.031g/ml。结论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抑菌作用强,抗菌谱较广,它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动态趋势,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2437株病原菌,应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190株,占48.83%,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耐药率为0~8.65%,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药率为>70.00%,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2009、2011年各年的耐药率均>90.00%.结论 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经验性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