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院于 1 993年 9月~ 1 998年 9月在民族幼儿园随机抽取 5岁儿童 1 0 0例 (男 50例 ,女 50例 ) ,用NF—Ⅱ型护齿仪护齿 ,连续 5年进行防龋追踪观察 ,同时 ,随机抽取 5岁儿童 1 0 0例为对照组 (男 50例 ,女50例 )。防龋时间选择 :第 1年每年 4次 ,第 2年每年 2次。使用方法 :用前漱口 ,清除食物残渣 ,以利于氟离子与牙面充分接触 ,取大小合适口模 ,用 1 %的NaF溶液将口膜浸润透 ,置于上下颌牙列上轻轻咬住 ,6min后取下口膜 ,2min内勿刷牙进食 ,同时 1 0 0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漱口。护齿前两组患龋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经…  相似文献   
2.
马晓英  王秀莲 《陕西中医》2003,24(7):660-661
苦辛法是指苦、辛药物并用 ,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治法。《内经》最早奠定了其理论基础。《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 :“辛散、酸收、苦坚、咸软。”《本草备药 ,药性总义》指出 :“……苦者能燥能坚……辛者能润能横行”所谓“辛散”是指辛有发散 ,宣通的作用。辛“润”是指辛的行气作用促进气化 ,所谓苦“坚”是指苦通过清热泄火而达到坚阴的目的 ;苦“燥”是指苦有燥湿泄热的作用。后世称苦辛法为苦辛通降法或辛开苦降法。1 苦辛法通达上下内外重在调气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 ,就人体而言 ,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机的…  相似文献   
3.
降脂减肥片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伴高血脂症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年来,我们在用降脂减肥片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过程中,发现伴高脂血症的患者在减肥取得疗效的同时,血脂大多恢复正常。现将资料较完整的42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中住院29例,门诊13例。男1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岁。肥胖病程1~33年,平均12年。属偏重1例(超标准体重<20%),轻度肥胖4例  相似文献   
4.
5.
王秀莲 《河北医学》2012,18(10):1506-1508
目的:探讨双硫醒样反应在ICD-10编码中的具体分类和编码.方法:对双硫醒样反应的药理作用、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药物过敏反应、中毒、有害效应等三种分类进行详细辨别区分.结果:双硫醒样反应应属于有害效应,在编码时,应归入到T88.6中.结论:编码工作人员在熟练应用工具书<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以外,在遇到工具书中无明确归类的疾病时,应参照ICD-10编码原则和编码查找方法反复推敲;结合此病的病理病机、临床表现,弄清疾病的实质,将其归入所属的相应大类中.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有哮喘儿童1000万。我科自2004年1月~2004年7月共收治24例哮喘息儿,患儿达临床缓解后随机分为2组,行雾化吸入的治疗组1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一家人都围着他们转,娇惯着他们,迁就着他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独自一个人享用,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在幼儿因大集体生活中,幼儿之间则是平等的,任何孩子都没有优越感,相互之间都是小朋友,好伙伴。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他们不懂得如何谦让;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没有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品德。为此,我设计了本教案,让幼儿懂得互相谦让的道理,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为他人着想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感染病的优势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干预、对抗病原体与保护脏器组织及免疫功能相结合、多法联用,综合协同,在各个环节调动机体内在因素,祛除疫毒,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势,提出加强对新发感染病特别是病毒性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探讨发病规律,早期介入,截断治疗,辨病与辨证结合,整体调整与专病专药结合的治疗思路.强调重视温病学课程的地位,培养温病学人才是发挥中医防治感染病优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 患者,女,34岁,主诉:周身酸痛,寒战咽痛2d,吞咽困难。查体:T37.9℃,双侧扁桃体红肿,可见黄色分泌物,初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按常规做青霉素皮试为(+)。给予10%葡萄糖液250mL加林可霉素1.8g静滴,进液10min后患者自述全身不适、面潮红、皮肤瘙痒,面部及全身出现红疹,继而很快出现胸闷、心慌、气短,脉搏120次/min,血压下降到70/40mmHg(1mmHg=0.133kPa),小便失禁,诊断为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液、取平卧位、吸氧、保温、  相似文献   
10.
“伏邪”临床治疗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战炜  王秀莲 《中医药学刊》2006,24(9):1686-1687
伏邪学说对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伏邪的研究对疑难、复杂、危重病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运用伏邪理论仅限于对“伏邪”疾病进行说理和针对发作期进行治疗,忽略了对发作前的研究。从伏邪的实质出发,探讨伏邪理论指导慢性迁延性疾病的治疗思路,特别是疾病发病前的治疗,来拓展伏邪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