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南京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近八年的感染情况及耐药趋势.方法 对南京胸科医院2002年~2010年实验室培养阳性的7412例菌株,经菌型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333例菌株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TM对于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大多显现为高度耐药,特别是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只有乙胺丁醇、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稍低.结论 尽快规范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方案,避免更多的药物出现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及围术期指标尤其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改良扩大Morrow术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寻找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300例行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的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7例(65.67%)、女103例(34.33%),平均年龄(43.54±13.81)岁。住院期间连续监测心律变化,根据是否发生POAF将患者分为POAF组(n=68)和非POAF组(n=232)。通过查阅病历收集一般资料、围术期参数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OAF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住院期间POAF发生68例,发生率为22.67%。与非POAF患者比较,POAF患者年龄更大、胸痛和晕厥症状更多见、术前eGFR水平更低、体重指数和心功能分级(NYHA)更高,术前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高血压、晕厥史、eGFR是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术前eGFR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 0.677~0.780,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57.8%。结论年龄增大、术前心功能分级高、高血压、术前晕厥史、eGFR下降是HOCM患者外科术后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eGFR下降可以中等程度预测HOCM患者单纯改良扩大Morrow术PO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合并房颤(AF)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OCM中AF发生的分子学机制 方法 HOCM合并AF患者术中切除左心房标本15例为房颤组,倾向性匹配单纯HOCM患者左心房标本15例为对照组,Masson染色检测两组心房组织的胶原表达。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房组织中CTGF及mTOR的表达情况及蛋白表水平。实时PCR的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CTGF及mTOR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房颤组心房细胞肥大,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且排列紊乱,分布不匀,形成灶性瘢痕,心内膜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平均光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房颤组CTGF在心房壁各层均有表达,以内膜和中膜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阳性表达更显著,mTOR蛋白在心房壁中各层均有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房颤组CTGF及mTOR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时PCR结果显示房颤组CTGF及mTOR的RNA表达量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GF平均光密度与Masson染色胶原表达量呈正相关(r=0.738,P<0.01)。mTOR的表达与胶原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4,P<0.01);分析mTOR表达量与CTGF的关系发现二者也存在相关性(r=0.64,P<0.01)。结论 与单纯HOCM患者相比,HOCM合并AF的患者心房组织中胶原纤维化明显,CTGF和mTOR的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是增加的,提示CTGF及其信号通路在HCM合并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通过促进胶原的合成参与了AF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外周血环状RNA(circRNA)-HIPK3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南京脑科医院胸科院区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组)及80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稳定期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外周血circRNA-HIPK3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老年COPD患者外周血circRNA-HIPK3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ircRNA-HIPK3水平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FEV1(2.45±0.24L,1.69±0.35L,1.08±0.31L),FVC(2.78±0.61L,2.01±0.64L,1.47±0.46 L),FEV1/FVC(...  相似文献   
5.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是自然界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通过分析本院检验科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标本的药敏结果,了解胸部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市胸科医院检验科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阳性的506份标本,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专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与综合性医院基本接近,氨基糖甙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偏高;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炎性指标要显著高于非多耐药的患者,而在反映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方面,结果相反;两者在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目前已经较为严重,多耐药患者的治疗难度大,需采用多种方法加以治疗、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1996—2006年南京地区结核病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近年来结核病耐药的发展趋势。方法 对1996—2006年南京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病例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了10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年每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但是耐多药率却是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结论 耐多药的发展趋势对目前以INH和RFP为主要抗结核药物的治疗方案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快开发新的低毒高效的抗结核药物是解决目前抗结核治疗困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素-1水平与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外科中心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新发房颤分为术后房颤组(n=28)和无术后房颤组(n=91)。2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作胸部正中切口并劈开胸骨。切开心包并悬吊,肝素化后升主动脉、右心房二阶梯引流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机、降温,阻断循环,切开主动脉,探查主动脉瓣病变情况,剪除病变主动脉瓣,选择合适大小的人工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进行置换,全周间断缝合。关闭主动脉切口。复温、排气,开放循环。并行稳定后停止体外循环,拔出动静脉管路。常规止血关胸,结束手术。统计患者术前各项资料中最可能影响术后房颤发生的因素[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内皮素-1水平、基础疾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指标]、术中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资料[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行开胸止血术例数、使用何种类型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生物瓣)]。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内皮素-1预测术后新发房颤的截断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术后新发房颤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1)术后房颤组患者的年龄为(53.0±12.1)岁,高于无术后房颤组[(47.1±13.6)岁],术前内皮素-1水平为0.43±0.19,高于无术后房颤组(0.27±0.14),NYHA分级≥3级患者比例为14.3%(4/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4.4%(4/91)],左心房直径为(40.6±4.8) mm,大于无术后房颤组[(36.7±5.2 ) mm],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为39.3%(11/28),低于无术后房颤组[60.4%(55/9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前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房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13.9±41.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5.3±24.1) min,无术后房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08.6±46.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2.5±31.4) mi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7、-0.432,P=0.59、0.67)。(3)术后房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4.7±14.3) h、(9.1±3.6) d,均大于无术后房颤组[(19.6±9.5) h、(7.6±2.9) d];置换机械瓣患者比例为85.7%(24/28),低于无术后房颤组[96.7%(88/91)],置换生物瓣膜患者比例为14.3%(4/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3.3%(3/9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房颤组患者术后行开胸止血术的比例为3.6%(1/28),高于无术后房颤组[2.2%(2/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ROC曲线对内皮素-1预测术后新发房颤的价值进行分析可得,曲线下面积为0.76,95%CI:0.66~0.85,截断值0.265 pmol/L,特异度0.75,敏感度0.63。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内皮素-1>0.265组(n=55)和内皮素-1<0.265组(n=64),对2组患者术前、术中资料和术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可得内皮素-1>0.265组患者左心房直径大于内皮素-1<0.265组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比例低于内皮素-1<0.265组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38.2%)明显高于内皮素-1<0.265组(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NYHA分级≥3级、左心房直径、主动脉瓣狭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置换生物瓣及内皮素-1>0.265 pmol/L均与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相关;对以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左心房直径、置换生物瓣和内皮素-1>0.265 pmol/L与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呈独立相关。 结论在单纯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中,除左心房直径、置换生物瓣外,较高的内皮素-1水平也是患者发生术后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活血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急诊科就诊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NIPPV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对照剂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清金化痰活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白介素8(IL-8)〕,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pH值、PaO2、PaCO2、WBC、N、hs-CRP、PCT、SAA、IL-8及治疗后pH值、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PaCO2、N、hs-CRP、PCT、SAA、IL-8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5.0%(10/40)。结论清金化痰活血方联合NIPPV治疗可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结核分枝杆菌对氨基甙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了解近年来结核病患者对氨基甙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了三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每种抗结核药物的年耐药发生率呈波浪式变化,但是总的发生率却是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结论目前对于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这类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规范用药,以避免或减少广泛耐多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氨基甙类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的肾毒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基甙类抗生素是抗结核治疗中广泛采用的一类药物,但其肾毒性及其他一些毒副作用始终让医务人员担心。现从我院近年来采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疗的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分为3组,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各50例。每月检查血清肌酐,计算血清肌酐清除率,对其肾功能情况进行跟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