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家庭支持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中青年高血压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行家庭支持"二化"、"二性"管理,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诊治管理。干预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家庭自测血压率由62%提高到83%,服药依从性由82%提高到96%,血压达标率由20%提高到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支持能够改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据调查,国外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65岁人群可达6%-10%。我国心衰的患病率也已达0.9%,其中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达1.3%。心衰仍然是老年患者住院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探讨老年患者心衰原发病因及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早期预防和治疗是最终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途径。本文对532例老年心衰患者的病因构成、心功能分级情况及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三种心肌标志物cTnI,CRP和BNP的联合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测定176例ACS患者的cTnI,CRP和BNP水平,cTnI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CRP测定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BNP测定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结果表明cTnI在ACS早期诊断分型中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6.9%。cTnI,CRP和BNP都可单独作为ACS预后的独立风险因子。在猝死、心梗或心衰的风险比率中,两种标志物升高分别是单种升高的1.95、1.31和1.33倍,三种标志物升高是单种升高的4.88、1.47和4.07倍。cTnI可以作为ACS早期诊断分型的首选标志物,同时应用这三种标志物能提高对发生ACS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隐匿性高血压(M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未曾诊断高血压(HP)病的T2DM患者,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T2DM合并MH组和T2DM合并正常血压组,另外选取随访管理T2DM合并有HP病史的T2DM患者为T2DM合并HP组。观察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指标、ABPM的差异,分析临床生化指标与T2DM合并MH的相关性。结果:T2DM合并MH组与T2DM合并正常血压组相比,血尿酸(UA)、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正常血压组与T2DM合并HP组相比,肌酐(Cr)、UA、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MH组与T2DM合并HP组相比,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微量白蛋白与T2DM合并MH患病有相关性(P<0.05)。T2DM合并正常血压组与T2DM合并MH组、T2DM合并HP组相比,24小时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5.
犬伤处理门急诊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近年来,本市养犬及宠物数量明显增加,犬伤人数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市狂犬病防制部门及专业人员亦一贯将狂犬病预防、控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其中规范犬咬伤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人免疫球蛋白注射为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区级医院承担了防制狂犬病的重任,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如何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并且更为规范地处理犬伤病人,对于各相关医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我院犬伤处理流程,以供专业人士探讨二级医院因地制宜处理犬伤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服用普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观察组服用普伐他汀、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周。检测和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用NIHS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普伐他汀辅助强化抗血小板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滕斌  王泰蓉 《上海医药》2016,(20):45-47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开展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206例作为对象,按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分为签约组104例和非签约组102例,比较不同组别高脂血症管理情况。结果:通过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对签约组与非签约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组患者参与运动人数较非签约组增加(P<0.05),两组他汀类药物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度下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慢性疾病的管理关口前移,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分析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24名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分层分析老年人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分层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检出率。结果:社区各年龄层次老年肪肝人群高三酰甘油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1)。女性脂肪肝检出率63.89%,高于男性的49.5%(P<0.01),高三酰甘油人群的脂肪肝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三酰甘油人群(P<0.01)。结论: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城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的关系,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社区老年患者共226例,进行血清HCY、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颈动脉斑块与血清HCY、血脂关系。结果:大于70岁组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不同年龄层次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与高血脂无统计学意义;高HCY患者及高HCY+高TG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应关注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血清HCY、血脂水平,应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杨菁  滕斌  王泰蓉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7):1161-1164
目的 按照家庭医生制度要求,对社区骨质疏松症“1+1+1”签约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并探索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常住本街道人口226例,根据自愿签约情况分为签约组和非签约组,2组均建立健康档案,签约组给予健康宣教、医患互动和预约随访,观察1年后2组骨转换标志物、双能X线吸收检测和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管理后,签约组骨转换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羟基维生素D、钙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签约组患者腰1、股骨颈、髋部的骨密度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签约组患者中国人骨质疏松症专用生存质量量表(COQOL)下降程度明显优于非签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家庭医生“1+1+1”签约管理,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也改善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综合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