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糜胸1例     
王昌平 《四川医学》2002,23(4):390-390
患者 ,男 ,4 2岁。因反复咳嗽 ,气促 9月于 2 0 0 0年4月 6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9月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 ,活动后气促 ,不伴潮热、盗汗、咯血、胸疼及畏寒发热表现。在当地抽出乳白色胸水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每周抽胸水 1~ 2次 ,每次约 15 0 0 ml以缓解气促症状。同时给予异烟肼 ,利福喷丁 ,吡嗪酰胺抗痨治疗半年 ,病情无好转。既往于 1996年因原因不明脾肿大行脾切除术。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气管轻度右移 ,左侧第二肋以下叩浊 ,呼吸音减弱 ,院外 CT示左侧胸水、脾肿大。入院后立即置静脉…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收费制后,学校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教育供求关系,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在学校管理和改革中,应牢固树立学生本位理念,从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出发,不断优化教育服务供给体系,建立教育服务观念,强化市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促进自身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脐尿管癌2例     
王昌平  孟凡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0):856-856,881
脐尿管癌(urachal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少,占所有成人癌瘤的0.01%[1],膀胱癌的1%以下[2],常易误诊为腹腔内肿瘤,现将本院收治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CT表现作一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就其特有的CT表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肋间后动脉在进入肋沟前与上下肋骨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指导肺穿刺活检。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住院的27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胸部增强CT扫描筛选出显示清晰的肋间后动脉,行三维重建,分别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测量肋间隙上下径、肋间后动脉与其上方肋骨下缘的距离,并统计分析。结果 (1) 27例患者共计262支肋间后动脉纳入分析,各肋间隙自下而上,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逐渐变窄。(2)在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的肋间后动脉几乎都在靠近上方肋骨或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在横突外侧位置处,肋间后动脉在第11肋间隙的位置多数靠近上方肋骨,少数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在第10肋间隙,较多位于肋间隙中间位置,第9、8肋间隙肋间后动脉较多靠近下方位置、中间位置。(3)随肋间隙往上,肋间后动脉在横突外侧、横突外侧至肋角连线二分之一位置处两处位置的走行逐渐移行至肋间隙的中间及下方位置。结论 横突至肋角之间的肋间后动脉并非在固定的肋间隙位置走行,如确需在该区间内完成经肋间隙的穿刺术,应在增强CT评估肋间后动脉的空间位置后进行。如果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分别联合铂类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NSCLC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吉非替尼治疗失败NSCLC患者11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分别在铂类应用基础上加用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总生存、无进展生存、EORTC QLQ-C30评分和KPS评分改变以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ORTC QLQ-C30评分和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各项评分高于A组(均P<0.05).B组Ⅲ~Ⅳ级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皮疹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A组(均P <0.05);两组Ⅲ~Ⅳ级腹泻和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NSCLC患者疗效接近,但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方案可有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心包积液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11例拟诊或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积液送细胞学检查及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明确并引尽积液后注射白细胞介素-2(IL-2)及卡铂(CBP)。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缓解时间1个月-36个月。结论:经皮置管引流并局部注射IL-2及CBP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心包积液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11例拟诊或确诊为恶性心包积液者 ,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 ,积液送细胞学检查及癌胚抗原 (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 ,诊断明确并引尽积液后注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卡铂 (CBP)。结果 :11例患者中 ,10例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缓解时间 1个月~ 36个月。结论 :经皮置管引流并局部注射IL 2及CBP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胰岛素联合山莨菪碱湿敷在糖尿病溃疡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贵定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局部应用庆大霉素治疗,观察组30例则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胰岛素、山莨菪碱湿敷,比较两组糖尿病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局部胰岛素联合山莨菪碱湿敷治疗糖尿病创面能够有效加速创面的愈合,提升糖尿病患者溃疡创面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脊椎骨折在外伤车祸中较为多见,由于椎骨形态及结构复杂.在检查过程中,通过CT扫描,能清晰显示椎体的结构、椎管的形态、椎弓及小骨突关节的变化.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本文收集经CT扫描的脊椎骨折病例15例,探讨CT扫描对脊椎创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乳糜胸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在临床上少见 ,我们发现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42岁 ,因“反复咳嗽 ,气促 9 月” ,于 2 0 0 0年4月 6日第一次入院 ,当时有阵性咳嗽 ,活动后气促。半年前 ,院外抽出乳白色胸水 ,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每周抽胸水 1~ 2次 ,共 40余次 ,每次约 15 0 0ml,同时给予“异烟肼 ,利福喷丁 ,吡嗪酰胺”抗痨治疗半年 ,病情无好转。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气管右移 ,左侧二肋以下叩浊 ,呼吸音减弱。入院后经皮胸腔内置入静脉用微导管 ,持续引尽胸腔积液后 ,胸部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