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急性纯行为认知障碍性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伴有神经功能缺失的纯行为、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卒中病例进行研究。方法对22例不伴有神经功能缺失的以行为障碍和/或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卒中进行临床研究,结合文献阐明该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事件相关电位、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及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22例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包括左颞叶及左颞顶区病变导致急性的认知功能障碍10例,感觉性失语4例;5例枕叶病变导致的视觉综合障碍;3例胼胝体前部病变导致的反拗性失用。17例痊愈,5例明显好转。结论突然发病的发作性视物变形、认知功能丧失、运用障碍、语言交流障碍不容忽视,尤其有基础性疾病者,及时行CT及MRI早期诊断特殊类型卒中,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患者脑CT及认知相关电位P300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CT结构特征及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方法于2003-02/2004-12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初发老年期痴呆32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按文盲、小学、中学、大学文化程度分别低于17,20,22,23分为痴呆;对照组为同期正常老年门诊患者30例。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定认知功能,62例皆进行头部CT及P300检测。全面观察颅内结构,皮质脑沟宽度、外侧裂宽度及侧脑室的大小。靶刺激诱发指标:R2P3。结果①老年期痴呆组与对照组CT检测皆有不同程度萎缩,CT表现脑室扩大为主的脑萎缩患者30例,但老年期痴呆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22例/69%,8例/27%;χ^2=9.3598,P〈0.005)。②老年痴呆组靶刺激P300潜伏时N1,P2,N2及P3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26.4&;#177;16.8,108.2&;#177;16.2),(196.4&;#177;20.3,148&;#177;23.5)。(269.4&;#177;29.7,216.8&;#177;30.0),(379.3&;#177;22.3,310.5&;#177;214)ms;t=2.15,2.30,2.42,2.71,P〈0.05]。同时老年痴呆组靶刺激波幅P2和P3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177;1.9,4.3&;#177;2.2),(2.4&;#177;1.8,4.8&;#177;2.7)μV;t=12.2,2.52,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CT以脑室扩大兼皮质萎缩为主,P300潜伏时及波幅均发生明显变化,P300作为老年期痴呆的早期测验工具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作者采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14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我院2 0 0 0~2 0 0 3年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99例,女76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 5~89岁,平均72 .6岁。同期非NSAIDS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5 1例作为对照组,男111例,女4 0例,男女之比为2 .8∶1。年龄6 5~83岁,平均6 7.5岁。1.2 方法 在胃镜下观察,有典型的喷血、渗血、血痂形成、粘连血块、黑褐色基底等表现时可内镜下诊断。从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总结其特点,对两组作对比分析。显著性检验用χ2检验。2 结果2 .1 服药原因、种类及剂量 前3位是心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CT结构特征及认知电位P300的变化与老年期痴呆的关系。方法于2003-02/2004-12选择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初发老年期痴呆32例,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按文盲、小学、中学、大学文化程度分别低于17,20,22,23分为痴呆;对照组为同期正常老年门诊患者30例。分别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测定认知功能,62例皆进行头部CT及P300检测。全面观察颅内结构,皮质脑沟宽度、外侧裂宽度及侧脑室的大小。靶刺激诱发指标:P2,P3。结果①老年期痴呆组与对照组CT检测皆有不同程度萎缩,CT表现脑室扩大为主的脑萎缩患者30例,但老年期痴呆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22例/69%,8例/27%;χ2=9.3598,P<0.005)。②老年痴呆组靶刺激P300潜伏时N1,P2,N2及P3比对照组明显延长(126.4±16.8,108.2±16.2),(196.4±20.3,148±23.5),(269.4±29.7,216.8±30.0),(379.3±22.3,310.5±21.4)ms;t=2.15,2.30,2.42,2.71,P<0.05。同时老年痴呆组靶刺激波幅P2和P3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1.9,4.3±2.2),(2.4±1.8,4.8±2.7)μV;t=2.2,2.52,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CT以脑室扩大兼皮质萎缩为主,P300潜伏时及波幅均发生明显变化,P300作为老年期痴呆的早期测验工具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