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腰穿置管稳压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所收治的283例SAH病人中有90例发生了急性脑积水,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其中46例进行了腰穿置管稳压引流治疗结果与无脑积水者对照比较。结果上法治疗后32例(32/46,70%)意识水平均有所改善;所有受治病人12d内再出血和脑缺血的发生率与无脑积水的病人组无显著性差异〔5/46(11%),24/193(12%);16/46(35%)60/193(31%)。P>0.05〕。治疗组未发生脑室炎或脑膜炎。结论腰穿置管稳压引流是一种治疗SAH后脑积水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 ,探讨建立创伤系统 (traumasystem)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近 2 0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 4 673例 ,采取分期有重点的连续性治疗 ;其中近5年收治 13 81例 ,在分期治疗基础上 ,急性期采用本院建立的“颅脑创伤高级救治系统”救治。结果 2 0年总计 ,恢复良好率 2 5 .3 % ( 1182例 ) ,死亡率 4 1.5 % ( 193 9例 ) ;近 5年恢复良好率已升至 3 6.7% ,死亡率已降至 3 1.8%。结论 在“创伤系统”模式下 ,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自院前现场即开始的加强性、连续性早期救治 ,最后在ICU环境下实施具体、目的性急性期治疗 ,注重康复期手术治疗 ,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战时重型颅脑伤高级救治系统的建立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家锐  王庆宣  张斌  王黎 《人民军医》2002,45(3):125-126
颅脑伤发生率在所有战伤中仅次于四肢伤,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1].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颅脑伤病死率为38.4 %~46.6 %;1979年,西南自卫还击作战中,由于神经外科医生的部署前伸,我军颅脑伤病死率降为30.3 %[2];越战中,美军95 %颅脑伤使用直升飞机后送,平均46 min 即获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仅为11.2 %~4.5 %[2].针对受伤现场复苏、快速后送、早期手术等救治环节,建立现代战争战时重型颅脑伤高级救治系统,是减少其病死率的重要措施[3].我们对此进行探讨,并结合前卫-201演习进行可行性分析.   ……  相似文献   
4.
组织化院前钻孔引流在脑疝期颅内血肿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损伤组织化院前救治中,微创手术干预脑疝期颅内血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对168例院前单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期特急性颅内血肿病人行微创手术干预77例(治疗组),非手术干预91例(对照组)。入院后均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院前救治用时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救治用时(含转运)治疗组(90±35)min,对照组(87±42)min(P>0.05);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治疗组18例,对照组46例(P<0.05);开颅术中颅内血肿量治疗组(75±19)ml,对照组(110±13)ml(P<0.05);GOS恢复良好治疗组30例,对照组16例(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死亡人数分别为14例和37例(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不延长院前救治用时的前提下,能有效干预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为院内开颅手术赢得时机。救治的组织化是手术成功与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通窍活血汤对家犬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对家犬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家犬各9只,分别予通窍活血汤和尼莫地平片经胃造瘘管连续给药10d,给药第3天、6天采用“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复制SAH模型,造影测量a-首次注血前30min、b-首次注血后30min、c-首次注血后第7天基底动脉(BA)口径。结果 治疗组中:b(0.64mm±0.10mm)与a (1.27mm±0.04mm)比较P<0.01,c(1.22mm±0.07mm)与a比较P>0.05,首次注血后30min(b/a约50.56%)BA严重痉挛、第7天无痉挛。对照组:b(1.24mm±0.06mm)与a(1.29mm±0.05mm)比较P>0.05,c(0.84mm±0.15mm)与a比较P<0.01,首次注血后30min无痉挛、第7天(c/a约65.12%)严重痉挛。第7天家犬昏迷计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对SAH后早发性脑血管痉挛防治效果差,而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CT定向小骨窗开颅侧脑室引流合并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适应征,手术方法及术后低温处理,分析讨论了临床治疗效果,发现该方法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有效率达76%,认为疗效优于其它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4673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探讨建立创伤系统(trauma system)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近20年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673例,采取分期有重点的连续性治疗,其中近5年收治1381例,在分期治疗基础上,急性期采用本院建立的“颅脑创伤高级救治系统”救治。结果:20年总计,恢复良好率25.3%(1182例),死亡率41.5(1939例);近5年恢复良好率已升至36.7%,死亡率已降至31.8%。结论:在“创伤系统”模式下,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自院前现场即开始的加强性,连续性早期救治,最后在ICU环境下实施具体,目的性急性期治疗,注重康复期手术治疗,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出血的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1999—2002年解放军151医院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SAH急性期颅内动脉瘤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额叶脑挫裂伤3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52岁.致伤原因:摔伤17例,车祸伤12例,打击伤4例.33例中损伤机理均为对冲伤,其中属减速性损伤者29例,属加速性损伤者4例.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适应证和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及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将1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GCS计分随机分为微创手术Ⅰ组36例(血肿量≥30ml)、开颅手术组32例(血肿量≥30ml)、微创手术Ⅱ组32例(血肿量<30ml)及保守治疗组36例(血肿量<30ml)4组,比较4组间的疗效、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各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创手术Ⅰ组中无效8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组中遗有颅骨缺损伴轻偏瘫7例,保守治疗组中有延期癫痫3例,微创手术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