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联合神经导航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手术对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岛叶胶质瘤患者7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RI组39例和DTT组31例,MRI组为MRI与神经导航联合辅助手术,DTT组为DTT与神经导航联合辅助手术。比较两组的切除程度、病理类型及并发症。结果MRI组全切除率低于DTT组,次全切除率高于DT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DT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病理类型以星形细胞瘤WHOⅠ级、少突胶质瘤WHOⅡ级为主,MRI组分别占51.28%、25.64%,DTT组分别占41.94%、35.48%。结论DTT与神经导航联合应用于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手术切除程度高,神经功能损伤较少,相对于MRI与神经导航联合应用于岛叶胶质瘤显微手术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急诊早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颅内动脉瘤60例,恢复良好48例,占80.0%;轻残6例,占10.0%;重残3例,占5.0%;死亡3例,占5.0%。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瘤蒂夹闭理想,脑积水2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处理好转。结论急诊早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防范再次破裂出血,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为预后改善创造了条件,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对比两组死亡人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20%;对照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治疗,患者的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微创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个月,痊愈或恢复良25例,中残13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6例。结论微创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迅速降低颅内压,止血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修补时机对颅骨缺损手术患者脑积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颅骨缺损术后伴随脑积水行颅骨修补术患者10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4例。早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的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体力状况,转归情况,脑积水改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格拉斯哥转归量表(GOS)评分均提升(P<0.05);早期组患者KPS评分、GOS评分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改善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及总有效率均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P<0.05)。结论颅脑手术后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神经外科2014-11~2017-12期间诊治的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中选取9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降压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7)应用保守降颅内压疗法,研究组(n=47)则采取双额大骨瓣减压术,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变化、入院24h后环池受压好转率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研究组患者入院24h后环池受压好转率是91.49%,高于对照组的入院24h后环池受压好转率74.47%(P0.05);(3)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1.28%(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颅内压,快速解决环池受压问题,改善病人预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富喜 《中国校医》2020,34(11):839-841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某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应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78%,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0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4.68±6.25)、(12.47±2.64)、(29.64±4.32)、(21.36±4.62),对照组在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1.36±6.08)、(10.68±2.82)、(25.36±5.28)、(18.14±4.08),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较传统手术创口小,,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指标上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比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恢复迅速,安全性高,可以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干扰RNA(siRNA)具有沉默互补的目标信使RNA(mRNA)从而抑制疾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因其高效性及特异性,siRNA具有作为基因药物的巨大潜力,但其在体内易受到血管屏障、内涵体及RNA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难以发挥药效。因此,设计高效的能够负载siRNA的纳米载体以使其富集至靶标是目前siRNA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高分子聚合物纳米载体实现siRNA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