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2013年11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近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结合既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及传染病流行特点分析,11月仍将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较高的月份之一,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可能较10月有所升高。进入秋冬季天气转冷后,禽间禽流感病毒活动有可能趋于增强,在我国禽类养殖、流通、交易方式和人-禽接触(暴露)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未来数月我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风险将有所增加。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目前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11月仍有部分麦加朝觐人员归国,相关省份仍需关注中东呼吸综合征传入我国的风险。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有所增加。结论 2013年11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高水平;需重点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性感冒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引发的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2018年8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 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 总体上,预计8月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事件可能呈下降趋势,而登革热、手足口病、霍乱等突发事件则可能较为多见,其中登革热输入风险及本地病例发生风险可能持续增加;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事件仍将处于发生风险时期,其中野生菌中毒处于高发期;灾区灾后水源性、食源性、动物源性和接触性传染病风险将有所上升。 结论 需要重点关注登革热、Ⅱ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食物中毒、高温中暑,对于洪涝灾害予以一般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