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单纯利用二维形态学无法判断肿瘤良恶性,利用CDFI观察肿瘤的血管分布及血流频谱特点和动力学指数,可提高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5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半月余来我院就诊.既往股骨头坏死10余年.体格检查:T 36.9℃,BP17.3/10.6 kPa,心脏听诊未闻及异常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浮肿,右侧腹部触及大小约18.5 cm×11.7 cm包块,质硬、高低不平、活动欠佳,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WBC 3.88×109/L,N 0.69,L 0.29,Hb 114g/L.  相似文献   
3.
B超诊断子宫与前腹壁粘连16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曾多次诊断术后子宫与前腹壁粘连,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总结资料完整的B超诊断子宫与前腹壁粘连16例。年龄26~48岁,平均32岁,临床主要症状有尿频,腹痛,经血过多。16例子宫与前腹壁粘连患者中,有剖宫产术后14例,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后1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1例。超声所见:患者适度充盈膀胱,于耻骨联合上方做多切面探测。所报告病例均表现为:子宫狭长,子宫与前腹壁位置固定,经加腹压(让患者用力向下屏气)后,见肠管与子宫呈相对运动,子宫与前腹壁未分离(图1),然后让患者先过度充盈膀胱再排空膀胱后复查,见子宫与前腹壁位置不变(图2)…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查胆囊壁增厚,通常被认为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重要依据。2000年以来我们利用超声图像对106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做了胆囊壁增厚的测量,发现此类肝病患者胆囊壁有不同程度增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分辨率彩超仪的问世及超声工作者对甲状腺肿瘤诊断水平的提高,超声检查作为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我院经彩超诊断并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甲状腺肿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甲状腺肿物良恶性鉴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宫内胎儿窘迫是危及胎儿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彩超的普及,对孕晚期胎儿的适时超声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宫内胎儿缺氧,对确定合适的分娩时机、挽救胎儿性命提供有力的依据。现对我科2006年接诊的20例晚孕孕妇进行跟踪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为我院2000年11月~2005年12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我院36例病史均在1年以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二维脉冲多普勒、连续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综合检测.将其结果与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检出率也明显上升.颈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主要病理变化为动脉内膜类脂质的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局限性斑块,可使动脉壁变硬,且由于斑块内脂质崩解,组织坏死如糜粥,致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1].斑块呈弱回声或等回声者为软斑,斑块纤维化、钙化,内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为硬斑,现就超声在诊断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