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盲插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寻找一种简单、实用、适合基层医院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方法 40例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组(DLT组)和支气管封堵组(BOD组),每组20例。DLT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听诊器听诊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BOD组先常规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气道压(PAW)、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后声音嘶哑、咽痛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盲插DLT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及术后声音嘶哑、咽痛的发生率较BOD组显著升高(P<0.05);BOD组单肺通气(OLV)30 min、60 min患者气道压比DLT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插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相比更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且可减少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盲插支气管封堵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单肺通气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加牵引按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月 《现代康复》1999,3(2):183-183
我院于1994年10月应用硬膜外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0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硬膜外镇痛是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由于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产生的某些副作用,如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等,使之推广受限。近年来我们以布比卡因及胃复安用于硬膜外腔注射替代阿片类药物,经33例临床应用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随机将63例行胆囊、胃、阑尾、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共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8—70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1.2方法:两组病人术前用阿托品0.5mg加鲁米那钠0.1肌注,或单纯鲁米那钠0.1肌注,均采用连硬外麻醉,局麻药1.3—1.6%利多卡因加0.160.2%地卡因混合液(含1:20万~u肾上腺素)。选麻醉效果满意病人。关腹后观察组经导管推注:0.75%布比卡因1ml胃复安10mg生理盐水2ml共5ml。对  相似文献   
4.
王大月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07-108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PLMA)全麻在胆囊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20例,气管插管组20例。观察两组诱导前后和置喉罩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双管喉罩组第1次成功16例,第2次成功4例;术后48h随访,25%出现咽部不适。气管插管组第1次成功16例,第2次成功3例,第3次成功1例;术后48h随访,80%出现咽部不适、疼痛恶心。两组患者围麻醉期心血管反应组间比较,SBP、DBP、MAP与HR插管(或置喉罩)即刻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拔管(或去喉罩)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p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MA用于胆囊腹腔镜手术,具有满意效果,较气管全麻减小了血流动力学波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4年10月应用硬膜外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症50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35例,女15例。年龄35~70岁。脊髓造影及CT检查诊断为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病程2个月至2a。2康复治疗用1%利多卡因10ml加入强的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