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设计烈性传染病培训课程,评价课程在护理人员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烈性传染病护理的相关知识要求,以埃博拉病毒病的护理为教学案例,经文献查阅、专家讨论,制定针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设计出以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练习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为特点的"五位一体"多元化烈性传染病对培训方式加以论证。比较受训者受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并对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受训护士经理论和操作考核,培训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后课程评价反馈总体满意度达98.97%;结论以埃博拉病毒病为例的烈性传染病培训课程设计及应用,有助于提高受训护理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且护理人员满意度高,值得在烈性传染病护理培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缩宫素、新生化颗粒、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要求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妇女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两组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相同.观察组孕囊排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连续3d,同时口服新生化颗粒和左氧氟沙星.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新生化颗粒、左氧氟沙星用于药物流产,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4.
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作为目前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对于诊断和治疗恶性肿瘤、冠心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18F-FDG对于工作人员潜在的职业辐射风险。IntegoTM PET药品自动给药系统是一个整合在一起的自动分装注射系统,可减少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降低环境辐射的影响、提高药物使用的精确度、节省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女,29岁。G4P1,停经44d,尿妊娠实验HCG(+)。因有口服药物流产药过敏史,要求行人工流产术。B超示:子宫增大,后位,妊娠囊大小2.4cm×2.0cm,查体:t36.9℃,P72次/min,BP110/70mmHg。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后位,大小不清,双侧附件区无压痛。手术过程: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管口,探查宫腔深度约9cm,用宫颈扩张器按序号依次扩张至6.5号,用6号吸刮头吸引2次,最大负压3000mmHg,再探宫腔深度约8cm,因患者要求放环,行宫腔内放环术。术后检查吸出物符合50d,并可见到绒毛。术后3d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在家输液治疗13d…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传染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现状及其类型,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工作重塑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组织支持感量表调查陕西省7所医院356名传染科护士,进行护士体面劳动感知潜在剖面分析,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传染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分为3个类别:高体面感组(14.04%)、一般体面感组(46.07%)及低体面感组(39.89%)。认知重塑、自我效能及组织支持是其体面劳动感知潜在剖面分类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 传染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知具有3个潜在类别,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工作重塑、自我效能、组织支持,通过促进护士积极效能、加大组织支持及促进护士工作重塑的能力等针对性管理措施,提高传染科护士的体面劳动感知,降低传染科护士流失率。  相似文献   
7.
PET/CT和PET/MRI检查具有环节多、流程复杂、患者在注射微量放射性示踪剂后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等特点,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防控期间,我们建议对进行PET/CT或PET/MRI检查的患者,根据其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对其患有NCP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据此对接触具有潜在风险患者的工作人员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对具有潜在风险患者接触的场所进行合理的消毒,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低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术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58例有高位因素妊娠要求人流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32例,术前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126例,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2组均术中B超监护,观察镇痛效果、宫口松弛、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观察组2、3级疼痛、术中出血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高危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术中B超监护,优于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术中B超监护,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家族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外胚叶复合性发育障碍的隐性遗传疾病,由外胚叶发育不正常所致。男性患者较多,女性可为携带者[1]。其临床表现为毛发眉毛稀少或全秃,牙齿少或无,不出汗或少汗,容易发热和中暑,喜阴凉。2003年10月,潘某妊娠4个月前来本站进行优生咨询。经询问其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2003年10月,潘某因批二胎4个月妊娠前来我站进行优生咨询.经询问其家族为外胚层发育不良家系,其舅、兄、外甥均为同类疾病患者,遂对其家系进行了随访调查,现将本家系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