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胞外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为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炎症介质,参与脓毒症、肺炎、关节炎、急性胰腺炎、缺血再灌注损伤、烫伤等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1-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改变和诱导机制,及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对38例慢性乙肝、32例乙肝后肝硬化、23例继发性肝癌、39例PHC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MGB1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11例PH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B1基因表达水平。观察缺氧培养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HMGB1基因表达和胞外释放的影响。结果PHC患者血清HMGB1水平(13.5±6.3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3.9±1.4μg/L),并与AFP水平、TNM分期有关。PHC组织中HMGB1mRNA表达增强。SMMC-7721细胞经缺氧培养3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即见升高,6h后,HMGB1mRNA表达明显增强(P〈O.01)。结论PHCHMGB1表达增强,缺氧为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的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1、5、25μmol/L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使用10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后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5、25μmol/L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LPS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P<0.05,P<0.01),丹参酮ⅡA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注射LPS后24、48h)血清HMGB1水平(P<0.01),但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诱导后HMGB1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在肺移植术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肺移植21例,其中术后稳定者10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肺部感染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名健康者和肺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第1、3、7天的血清HMGB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移植术后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急性排斥反应组术后第7天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组(P〈0.01),肺部感染组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的血清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健康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明显低于肺移植患者术前水平(P〈0.01)。结论肺移植术后血清HMGB1水平升高,血清HMGB1检测对肺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有较好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术在基层医院急救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院前急救中需建立人工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组32例,常规喉镜明视气管插管组46例,分别记录两种插管方法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插管时间。[结果]ETC组插管时间≤90 s者28例,而普通插管组插管时间≤90 s者27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插管次数方面,ETC组1次插管成功30例,而普通插管组1次插管成功31例,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且不受环境因素和操作经验不足的影响等优点,能缩短人工气道建立时间,提高复苏抢救成功率,在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免疫细胞缺氧反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细胞常处于病理性或生理性缺氧环境中,缺氧可以明显影响免疫细胞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在诸多病理情况下,如感染、炎症、创伤、休克、肿瘤、器官移植等,常发生缺氧,从而引起免疫细胞缺氧反应和功能改变。现就此作一综述。1细胞氧感受器细胞缺氧反应涉及细胞内氧感受机制,在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μgHMGB1组和100μg HMGB1组,每组各5只,后两组每只分别腹腔注射重组HMGB1 10μg和100μg。三套管法建立SD大鼠肺移植模型并随机分成单纯移植组、移植加0.1mg抗HMGB1抗体组和移植加1.0mg抗HMGB1抗体组,每组各5只,后两组每只分别腹腔注射抗HMGB1抗体0.1和1.0mg。12h后观察各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炎症介质(TNF-α、ICAM-1、IL-6)基因表达、病理表现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注射重组HMGB1后尤其100μg HMGB1组小鼠PaO2降低,PaCO2、湿干重比升高,TNF-α、ICAM-1、IL-6基因表达增强,肺组织出现病理改变。抗HMGB1抗体处理后,除ICAM-1基因表达外,肺移植大鼠的其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并与抗HMGB1抗体剂量有关。结论:HMGB1在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氧对人肺成纤维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HFL1人肺成纤维细胞株,观察缺氧培养不同时间对细胞HMGB1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及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缺氧培养6h后HMGB1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0.01),后者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10mmol/L和100mmol/L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培养HMGB1释放有不完全的抑制作用。结论:缺氧能诱导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HMGB1,其机制可能与胞内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脂多糖、缺氧对肺上皮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BEAS-2B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分别观察100μg/L脂多糖诱导(脂多糖组)和1%O2缺氧培养(缺氧组)不同时间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影响,同时以常规培养作为对照(对照组);并观察不同浓度N-乙酰半胱氨酸对HMGB1释放的抑制作用;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脂多糖组脂多糖诱导6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为(7.4±1.6)μg/L,对照组(2.3±0.6)μg/L,脂多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缺氧组缺氧培养12h后,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为(7.1±1.6)μg/L,对照组为(2.1±0.4)μg/L,缺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样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N-乙酰半胱氨酸对缺氧培养HMGB1释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对脂多糖诱导的HMGB1释放无影响。结论脂多糖、缺氧诱导肺上皮细胞释放HMGB1,缺氧诱导机制可能与胞内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肺上皮细胞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BEAS-2B人正常肺上皮细胞,观察1?10?100?1 000 μg/L重组HMGB1蛋白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的影响,及10 mg/L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抗体处理对HMGB1诱导致炎细胞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重组HMGB1诱导肺上皮细胞12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呈HMGB1剂量依赖性升高;100 μg/L HMGB1分别诱导肺上皮细胞3?6?12和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均呈显著性升高(P < 0.05或P < 0.01),IL-1β?IL-6含量随诱导时间延长而升高,而TNF-α含量于诱导后6 h 达峰值;TLR4抗体处理后TNF-α?IL-1β?IL-6释放均受到部分抑制(P < 0.05或P < 0.01)?结论:HMGB1对肺上皮细胞释放TNF-α?IL-1β和IL-6具有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胞膜TLR4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