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视野损害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正确评估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SS)的预后。方法:对15a来收集到的145例PSS患进行视野、眼压等项追踪观察,并以同期观察的16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作为对照组。结果:PSS和POAG的视野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5.4%和93.4%。PSS之损害72.1%为早期,而POAG则78.92%为中、晚期;但PSS患中约有10%发生了中晚期损害,且有2例完全失明。有损害的PSS患之年龄较大,病程较长,间歇期眼压较高,双眼受累、24h眼压曲线异常及缺乏眼压交叉现象较多。结论:虽然PSS之视野损害远较POAG少而轻,但其预后不可过于乐观。注意观察眼压动态变化有助于预后评估,单纯的PSS亦可导致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逆行法胬肉切除并转移结膜瓣修复的可行性及手术效果。方法79例(83眼)胬肉患者接受显微镜下手术后,随访6个月;沿胬肉上方切开结膜,用月形隧道刀切除结膜下变性组织;剥离方向是由胬肉尾部向头部,切除4~5mm长的结膜及胬肉处的结膜下变性组织;将巩膜表面血管热凝后,取角膜缘上一结膜瓣移植于暴露的巩膜上。结果全部术眼均顺利完成胬肉切除及转移结膜瓣手术,术后结膜瓣完全成活,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随访期间胬肉无复发。结论逆行法胬肉切除并转移结膜瓣修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角膜或角巩膜缘穿通伤是较常见的眼外伤,多伴发不同程度的虹膜组织脱出嵌顿,如恢复不良,术后常并发虹膜前粘连、瞳孔变形移位、继发性青光眼等。因此,正确处理脱出虹膜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恢复良好视力的关键之一。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05~2010-05将透明质酸钠(商品名"爱维",  相似文献   
4.
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开展接触式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各种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86例(87眼),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86例(87眼),男66眼,女21眼。年龄13~74岁,平均57岁。其中新生血管青光眼67眼,绝对期青光眼11眼,晚期闭角型青光眼7眼,无晶体眼1眼,外伤性青光眼1眼。其中有视力眼32眼,无视力眼55眼。治疗对象均为用3种以上药物,眼压控制不理想或做过冷冻及滤过手术后眼压仍在40mmHg以上的青光眼。采用CanlZeiss公司生产的VisulansDiodeⅡ二极管激光器,波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阻断接合粘附分子-l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结构和活性的改变来研究JAM-1的作用.方法 由14只大鼠取下28片3.5mm直径角膜片,其中右眼角膜为实验组,用抗JAM-1单克隆抗体处理,左眼角膜为对照组,用磷酸缓冲液处理.处理后在高糖DMEM液中进行培养保存5d,之后用含5%葡聚糖T500的DMEM脱水24 h.脱水后每组有12片角膜做锥蓝-茜素红染色内皮细胞活性计数及厚度测量,2片角膜与另外2片新鲜角膜一同进行戊二醛固定,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活性细胞计数对照组为(2008±505 )/mm2,实验组为(934±521 )/mm2,P<0.0l.角膜厚度对照组为(375.02±83.33)μm,实验组为(461.81±39.14)μm,P<0.01.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内皮细胞损坏严重,有较多的自噬体形成.结论 作为细胞紧密连接构成成份的JAM-1,对维持角膜的内皮细胞结构和活性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7.
自1980年以来,我们运用宣痹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10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4例中,男性84例,女性20例.年龄:21岁~35岁者40例,36岁~45岁者27例,46~50岁者29例;56岁以上者8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1周。其中工人38例,农民46例,干部及其他职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圆锥状硅胶棒做为内支撑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下泪小管断裂实施了以圆锥状硅胶棒做为内支撑的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术中泪道内插入自制圆锥状硅胶棒,细端由引线固定颧面部,粗端留在鼻腔。术后每周冲洗泪道并适当活动植入的硅胶棒。1~2月拔除硅胶棒。拔管后观察半年以上。结果吻合手术均一次成功,去除硅胶棒支撑后随访6月均通畅。结论圆锥状硅胶棒是良好的泪道吻合术的内支撑物,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后继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表面麻醉、月型隧道刀制作巩膜瓣对39例4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中,麻醉成功率100%,每眼术程平均17min,较既往常规手术缩短37%,术后眼压控制均获满意效果,无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和隧道刀的使用可以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眼台肌圆锥内植入的可行性及其美容效果。方法用化学固化型义齿基托材料制做义眼台。52例行眼内容物摘除术。术中将巩膜壳剪成两半并剪断视神经,义眼台放于肌圆锥内。5-0线间断缝合巩膜壳的两部分,并在巩膜壁上剪2个2 mm×3 mm大小的小孔做引流用。间断缝合眼球筋膜,连续缝合球结膜。结膜囊填油纱条,加压包扎。3 d后选配仿真义眼片植入结膜囊,5 d拆除结膜缝线。随访观察最少半年。结果义眼台植入后,眼部外观良好,义眼有一定的活动度。无义眼台脱出、外露等并发症。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义眼台肌锥内植入能够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并且费用低、操作方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