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疗法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及其睡眠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3-01/2004-01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共纳入4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各20例。运动组常规治疗下开展计划性运动训练,运动形式:功率车、舞蹈及户外慢跑、步行、骑自行车、爬楼梯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运动后靶心率达到170减年龄:以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睡眠良好。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h,每周三四次,1h/次,也可分3次活动,20min/次,达到靶心率的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min为宜。预备时间不少于10min,运动后的整理运动10~15min。对照组治疗方式与运动组相同,但不参加运动训练,而以个人意愿进行活动。运动前后均采用睡眠质量调查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情绪。结果:按意向性处理分析,40例患者均参与该项实验,无脱落者。实验前运动组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及睡眠质量总分调查表评估结果基本相同,两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P&;gt;0.05)。运动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后的情绪改善明显,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值(135.83&;#177;24.68)明显低于对照组(152.99&;#177;26.56)(τ=2.59,P&;lt;0.05)。运动后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总分为(3.38&;#177;0.69),明显低于对照组(5.02&;#177;0.86)(τ=3.88,P&;lt;0.01)。运动后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为(6.30&;#177;1.32),(7.80&;#177;1.44)mmol/L,均低于对照组[(7.75&;#177;1.81),(9.51&;#177;1.86)mmol/L](τ=3.06,3.23,P&;lt;0.01)。结论:运动疗法不仅具有降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九云 《淮海医药》2011,29(5):457-458
目的 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2010年6月~12月骨科二病区所有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并与2010年上半年比较;以及对现住院患者每月1次征求意见;并每月3次采用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医生满意度调查表征求医生意见.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患者满意率均在...  相似文献   
3.
我科近年来共收治脑出血病人300多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5例,经过积极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仅2例死亡,抢救成功的经验与护理体会如下。1采取预防措施防出血者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对此类病人要防患于未然,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①禁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②加用强有力抑酸药,如格赛克;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乐得冒,胶体或剂或氢氧化铝里胶。③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缺血、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减轻疾病对机体的打击,减轻应激的反应程度。2香切观察及早发现①定时测量血压…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成为现代医学的主导,使医务工作者从以前单纯以"生物医学模式"的诊视手段,转向对病人全方位、多侧面的综合治疗.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对病人做到不但重视其所患疾病,更要注意其心理因素在其疾病的形成、发展、痊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住院病人在医院的时间较长,与医务人员接触密切,因此,在进行生理护理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九云  高秋丰  王芳菊 《临床医学》2005,25(9):F0003-F0004
我院2002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重症哮喘患者36例,根据病人的病史、心理状态及外界因素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制订了特殊的护理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0~60岁,病程6~18天,平均住院9天,其中与感染有关的1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BiPAP治疗后2、24h观察心率、血气的变化。结果应用BiPAP治疗后2、24h及脱机12h后与BiPAP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2004年8月我科共收治脑血管意外患者200多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6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大部分转危为安,仅1例死亡,抢救成功的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患者常因各种原因出现呼吸衰竭,为保证患者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浓度.需行机械通气时,我们必须严密监测,精心护理,确保通气效果,如果护理不当,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共为26例患者应用机械通气,除2例因原发病较重死亡外.1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余23例患者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36例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在发病21d内复查头部CT或MRI,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21例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15例。将这二种分为四型,HI1、HI2、PH1和PH2,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于病初及出院时各评分1次,以第二次评分减少作为脑功能改善的指标。结果 HI1、HI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1、PH2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应用溶栓、抗凝、降纤及抗聚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心房颤动史是HT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3-01/2004-01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者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共纳入40例,随机分为运动组与对照组各20例。运动组常规治疗下开展计划性运动训练,运动形式:功率车、舞蹈及户外慢跑、步行、骑自行车、爬楼梯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运动后靶心率达到170减年龄;以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睡眠良好。运动时间:一般选择在餐后1h,每周三四次,1h/次,也可分3次活动,20min/次,达到靶心率的累计时间一般以20~30min为宜。预备时间不少于10min,运动后的整理运动10~15min。对照组治疗方式与运动组相同,但不参加运动训练,而以个人意愿进行活动。运动前后均采用睡眠质量调查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情绪。结果:按意向性处理分析,40例患者均参与该项实验,无脱落者。实验前运动组与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及睡眠质量总分调查表评估结果基本相同,两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运动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后的情绪改善明显,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值(135.83±24.68)明显低于对照组(152.99±26.56)(t=2.59,P<0.05)。运动后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情况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总分为(3.38±0.69),明显低于对照组(5.02±0.86)(t=3.88,P<0.01)。运动后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为(6.30±1.32),(7.80±1.4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犤(7.75±1.81),(9.51±1.86)mmol/L犦(t=3.06,3.23,P<0.01)。结论:运动疗法不仅具有降糖作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也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