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bjective To analyz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FN and PTE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256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as well as 50 healthy subjects who were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ancerous tissue and para-cancer tissue were collected. Expression of FN and PTEN were tested by RT-PCR and western-blot. ROC curv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FN and PTEN. Results Expression of FN was increased while that of PTEN was decreased in cancer liver tissue significantly when compared with paracancerous tissue or normal liver (P?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12例)和AECOPD患者(20例)的痰液,分别进行痰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痰上清中的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分别上调3.83、1.70和2.42 倍,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患者痰上清中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 结论: NLRP3及AIM2炎性体参与AECOPD的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固有免疫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牟佳 《医药与保健》2004,12(3):35-35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粉)为非处方药,是目前解热、镇痛、治疗感冒的常用药之一。它效果良好,口服吸收快而安全,并且对胃肠道刺激小。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对其副作用不够重视。其实扑热息痛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主要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出汗、腹痛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1例脑部术后继发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析发现,糖尿病史、低蛋白血症、GCS评分、ICU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种数及累积用药天数、气管切开时间是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P<0.01)。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敏感率最高,为71.34%,其次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5.41%和51.59%。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其次是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颜面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来我院建档参加孕产妇系统管理的49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筛查诊断结果、染色体相关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1)本研究4900例孕妇中,颜面部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唇腭裂畸形(62.07%,18/29)。其次是鼻骨缺失(20.69%,6/29)、小下颌(6.90%,2/29)。引产或分娩随访证实唇腭裂畸形19例(10例单侧唇裂,8例单侧或双侧完全唇裂伴牙槽弓裂及腭裂,1例单纯腭裂),小下颌2例、小耳畸形1例、面部斜裂1例。超声漏诊单纯腭裂、小耳畸形、面部斜裂各1例。(2)进行产前诊断及染色体相关检查的颜面部异常与颜面部正常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颜面部畸形与染色体异常之间存在着关联。结论产前超声对于诊断胎儿颜面畸形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且胎儿颜面部异常合并其他结构异常或多项软指标异常者,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应进一步做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6.
2816例儿童血铅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是一种用途广泛但危害较严重的金属元素.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了解衡水市城区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我们对2816例儿童血铅浓度进行了调查,并为进一步进行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的血清穿透素3(PTX3)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5例NPC患者以及同期的11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标本的PTX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诊断NPC的效能和最佳诊断临界点,分析血清PTX3水平与NPC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B病毒DNA(EBV-DNA)载量、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的关系;根据NPC患者的随访数据分析不同血清PTX3水平的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105例NPC患者的血清PTX3水平为(18.761±7.986)mg/L,高于113例健康体检者的(5.365±3.1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TX3水平诊断NPC的曲线下面积为0.942(95%CI:0.909~0.974,P<0.001),以10.130 mg/L为界时对应的约登指数最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57%和98.23%。以105例NPC患者血清PTX3水平的均数为界分为低水平(≤18.761 mg/L)55例和高水平(>18.761 mg/L)50例,结果显示血清PTX3水平与NPC的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EBV-DNA载量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全组随访15~60个月,中位随访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56.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分级、分化程度和血清PTX3水平与OS有关,其中PTX3低水平的中位OS>60.0个月,长于高水平的43.0个月(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PTX3水平是影响NPC预后的独立因素(OR=2.715,95%CI:1.416~5.209,P=0.003)。结论NPC患者的血清PTX3水平升高,与NPC的临床分期和EBV感染有关,是影响NP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
体外抑菌活性,阐明其抑菌机制。方法:采用管碟法分别测定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和18株泌尿系感染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测定其最小杀菌
浓度(MBC)。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银花泌炎灵
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BC50和MB
C90分别为100 g/L-1和150~300 g/L-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经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作用后大肠埃希菌菌体表面出现塌陷,两端可见凹陷和刺状突起,有的细菌严重变形;负染透射电
子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折光性明显变差,菌体变形出现褶皱,且部分细胞壁出现
凹陷;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菌体固缩膨大,细胞壁模糊不清甚至缺失,细胞质固缩解体,形成小空泡。结论:银花泌炎灵片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
ATCC25922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机制可能是药物干扰或破
坏大肠埃希菌细胞壁合成或破坏菌体内大分子量蛋白,以致菌体超微结构出现改变。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耳鼻喉科定向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以PBL为导向的临床教学中受影响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选取的定向见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见习生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法,试验组则主要接受PBL教学实践法。应用批判性思维意向量表对两组见习生在试验前后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对比。结果在试验前两组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应用PBL临床教学法之后,两组耳鼻喉科定向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科定向见习生采用以PBL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法,对其批判性思维具有较大的影响,有利于见习生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准确、合理的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见习生能够在耳鼻喉科中更加顺利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RMD)患者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及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前后的变化。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研究。纳入2017-05/12就诊于我院眼科的nARMD患者29例37眼。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前和治疗后1d,1wk,1mo及每月随访时均行OCTA检查,共随访3~6mo,观察抗VEGF治疗前后CNV病灶形态和大小、中心凹旁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血流灌注的变化。

结果:nARMD患者CNV病灶的组织结构中不成熟的结构、小分支血管和毛细血管对抗VEGF的治疗应答反应较好; 术前基线病灶面积为1.27±1.88mm2,术后第1d病灶面积为1.13±1.79mm2,CNV病灶在抗VEGF治疗后1d即可缩小,最终病灶大小稳定在1mo时的病灶面积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抗VEGF治疗后3mo,中心凹旁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和血流灌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5)。

结论:OCTA能够无创、清晰地显示nARMD患者CNV病灶的细微结构变化和定量分析CNV病灶面积的变化。OCTA还能够对视网膜血管进行分层显示,定量分析视网膜微循环的变化,在nARMD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