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祖师麻甲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祖师麻甲素为祖师麻的有效成份之一,其化学结构为7,8—二羟基香豆素,该药物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消肿等作用。本文报道其对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病例男,68岁,发现左颈部肿物近1月,呈逐渐增大趋势,无红、肿、热、痛。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左颈部触及一约4cm×3cm的肿物,质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差。左胸壁及左肩部表浅静脉曲张。B超示左侧甲状腺囊性占位。CT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侧胸腔积液。甲状腺激素水平及TG检测正常。怀疑颈部肿物与甲状腺关系密切,前来我科进行甲状腺显像。甲状腺显像方法:应用γ-照相机(GZB型)配针孔准直器,患者仰卧,充分图199mTcO4-甲状腺显像,前后位。暴露颈部,经右侧肘静脉“弹丸”式注射示踪剂(99mTcO4-)555MBq(15mCi),立即启动γ-照相机,以每帧?3s共…  相似文献   
4.
消癃灵由丹参、赤芍等8味中药组成。临床应用约有20年的历史。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该药对慢性前列腺炎伴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本文结果表明,消癃灵增加小鼠脾重和血清血溶素形成,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T淋巴细胞百分率。实验证明,消癃灵对小鼠前列腺增生有显著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放射性药物131碘(131I)治疗复发或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过程中,检测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血清T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放射性药物131I治疗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1个月后血清TG明显降低(t=5.5,P<0.01),3月后降到最低水平(t=6.3,P<0.01);DTC中滤泡状癌TG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乳头状癌。结论血清TG的RIA检测,可作为放射性药物131碘治疗转移或复发DTC的有效检测指标,并指导是否做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l9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铁蛋白(S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CEA、CYFRA21-1、NSE、S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分别对39例体检健康人员和19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CEA、CYFRA21-1、NSE、SF的含量检测。结果肺癌组血清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诊断效能ROC分析显示,CEA、CYFRA21-1、NSE和SF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734、0.809和0.787,对肺癌具有诊断意义(P<0.01);血清CEA、CYFRA21-1、NSE和SF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81.6%,其中对肺腺癌为74.6%,肺鳞癌为91.3%,小细胞肺癌为75.5%,均高于单项检测及前三项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记物的表达与肺腺癌、肺鳞癌、小细胞肺癌、肝转移、骨转移等因素之间有不同的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及病理类型鉴别,对其病程推断、脏器转移监测、预后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9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地塞米松辅助化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清HIF-1α、VEGF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IF-1α及VEGF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地塞米松辅助化疗组HIF-1α及VEGF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地塞米松辅助化疗组有效率(44.0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27.79%)(χ2=6.304,P<0.05)。[结论]地塞米松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HIF-1α、VEGF水平下降,提高了化疗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智  梅澍  王磊  高勇 《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694-695
确保所有血液可以追溯到相应的献血者及其献血过程,是对血站在血液采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我站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保证血液的可追溯性:如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条形贴码、初复检采用不同的样管、严格查对制度等.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血袋与辫子样、血袋与试管样之间检验结果不相符,使血样检验结果不能代表相对应的血液的情况发生[2],导致检验结果或保留血样失去其真实性,给输血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癌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技术分别对39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和19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的血清标本进行NSE的含量检测,分析其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清中的NSE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肺癌组与对照组相比NSE水平明显升高,且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NSE诊断效能的ROC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10,P〈0.001,95%可信区间为0.745~0.874。NSE在3种病理类型肺癌中的阳性率情况为:最高为小细胞肺癌56.6%,其次是鳞癌43.8%和腺癌27.0%,经比较其有显著性差异(P〈0.05及P〈0.01)。表达水平与变量相关因素的逐步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SE只与小细胞肺癌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血清NSE检测有助于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鉴别,尤其对小细胞肺癌的确诊及对肺癌病程的推断和预后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与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18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叶酸含量测定,用血清学体外放射免疫(R1A)检测方法。结果正常献血员50名(对照组)5.44&#177;1.12、食管癌11例4.53&#177;1.60、胃癌28例4.03&#177;1.42、结直肠癌24例4.13&#177;1.69、肝癌35例3.34&#177;1.97、胰腺癌5例2.66&#177;2.23、肺癌30例4.20&#177;2.12、乳腺癌26例5.92&#177;1.32、宫颈癌21例3.41&#177;1.15。结论在各类本研究涉及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叶酸含量显著降低。提示叶酸缺乏与肿瘤的发生有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