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对4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塞(SBI)及44例非糖尿病的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脑血流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SBI的脑血流变化及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鼠局部脑梗塞后脑超微结构改变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肾血管性高血压鼠(RHR)复制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其后2h至7d分8次取不同区域脑组织进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显示局部脑梗塞后发生全脑性改变,其损害程度和出现时间梗塞区最早,以坏死为主,呈完全不可逆性损害;边缘区稍后,主要是微血管塌陷和微血栓形成及部分脑细胞坏死,呈部分可逆性损害,远隔区和镜区最迟,以内皮和星形细胞水肿为主,呈可逆性损害,认为用RHR复制MCAO,更接近于高血压性脑血管损害基础上发生脑梗塞的临床病理改变,全脑超微结构的动态性改变中微血管损害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对自己参与的事业并不积极,细致的分析又可看出:这些感觉源于他们自身的的消极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或心理困扰大部分是源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性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真正减少非理性思考,则大部分的心理或情绪困扰都可得到顺利解除。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是指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并可导致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合并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紊乱),其死亡风险较单纯脓毒症显著升高,已成为全球人类十大死因之一,且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因此,对脓毒症的早期鉴别诊断、合理抗生素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在健康人血中浓度很低。当全身性细菌感染时,血中PCT水平迅速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这一特点使得PCT可作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诊断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并较传统血清标志物(C反应蛋白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而动态监测PCT水平可反映机体对抗生素治疗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指导抗生素治疗的疗程。本文总结了PCT在早期诊断脓毒症和指导抗生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PCT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良好指标,并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耐药与缩短疗程。单一的PCT指标在检测准确性和应用范围上仍有一定局限,PCT与其他生物标志物组合作为更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指标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调查了4950例晚血,709例(14.3%)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已切脾者有出血史的532例中,术前出血338例,268例(79.3%)术后未再出血,术后复发出血70例(20.7%)。切脾前无出血史者2781例,术后发生出血的194例(7%)。提示单纯脾切除对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效果,但术前有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术前无出血者高。对近年有出血史的50例晚血作了纤维胃镜检查,74%的患者伴有胃十二指肠病变.并对晚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淀粉样脑血管病与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样脑血管病与脑出血有一定相关性。有关它们相关性,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用量子共振法对人群中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人群中免疫功能状态及变化。方法使用重庆天基权产TJQQ-C型量子共振检测仪;直接法自动检测健康体检人群共1690人次,按年龄分为成人组1200例,老年组490例;检测指标: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结果正常人群总体免疫功能量化值在12—14,95%可信区间11~15;老年组免疫功能下降显著(P〈0.001);〉80岁下降约50%。肿瘤患者免疫各项指标下降,过敏性疾病细胞因子免疫增强。糖尿病人补体免疫下降显著。结论量子共振检测为了解机体的免疫状况提供了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椎动脉病变探讨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王淑琴,刘爱华,李前铎,燕南,候凌邮政编码266071本文用B超和TCD结合对临床诊断明确的6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推动脉进行了观察,并与79例健康老年人对照,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推动脉的病变及...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症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整理归纳国内有关骨质疏松症症状与证候的相关研究文献,以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对症状轻重程度进行初步量化,再用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确立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定性证候量化评价目标树层次。然后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组织专家对该模型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包括确立每个症状轻重量化方法,对定性证候轻重程度层次分析模型中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初步构建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最后在临床上选择220例患者,将该模型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以上程序,构建了骨质疏松症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的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2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证候判断。统计1545份骨质疏松症专家判断表结果与量化评价模型判定结果发现,两者完全拟合加基本拟合率为80.91%(1250/1545),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拟合率达到94.05%。结论:骨质疏松症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拟合率达到94.05%。结论:骨质疏松症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人P300认知电位的改变及病程、糖代谢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听觉oddball序列刺激的诱发电位方法对50例糖尿病人及30倒健康老人进行测试。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并腔隙性脑梗塞组与无脑梗塞组比较P300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糖尿病组P300波潜伏期和波幅与病程长短、糖化血红蛋白及有无高血压无明显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人比正常老年人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明显降低,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可能是P300波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