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儿科常见急症,是指经过检查其发热为因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所引起的抽搐.在0-7岁小儿中其发生率约为3-4%,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形成脑损伤,与癫痫密切相关,智力减低,学习和行为障碍可成为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有关FC的病因、分型、遗传倾向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新的进展,但对复杂性FC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问题,国内外尚有分歧.本文对326例FC的预后临床分析,对复杂生FC的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急救模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4.17%(2/48)较对照组16.67%(8/48)低(P0.05);观察组对急救模式满意度93.75%(45/48)较对照组79.17%(38/48)高(P0.05)。结论:采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缩短院前、院内急救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急救模式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7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80例患者按照入院前送诊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观察组的90例患者均为医院急诊出车进行接诊,并进行了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的90例患者为家属送诊,没有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至抢救的时间、溶栓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平均为26.2±9.4min、溶栓的时间平均为1.4±0.6d、住院的时间平均为9.1±2.8d,对照组患者从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平均为39.9±14.6min、溶栓的时间平均为3.7±1.3d、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6.9±6.2d。观察组患者从发病至抢救的时间、溶栓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组的9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入院前死亡,有3例患者在入院后死亡,死亡率为4.44%。在对照组的9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在入院前死亡,有15例患者在入院后死亡,死亡率为27.78%。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院前急救过程中快速有效的静脉输液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医疗隐患,杜绝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中心2012年8月至2012年11月出诊救治1760例患者,其中621例静脉输液抢救治疗的临床资料,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的用药原则,落实告知义务,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熟练掌握运动中静脉输液的基本技能,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621例经救治均安全转送至医院.结论有效回避了院前急救静脉输液中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 (panaxginsengc .A .Mey)的干燥根 ,味甘 ,微苦 ,平 ,归经于脾、肺、心经。在临床主要应用于 :大补元气 ,复脉固脱 ,补脾益肺 ,生津、安神。炮制后效果更佳 ,现将炮制人参的药理作用介绍如下。1 红参与白参抗肝毒作用的比较红参含有 2 0 (R) -人参皂甙Rg2 和Rh1 及 2 0 (S) -人参皂甙Rg3、Rh2 。而白参不含有这些化合物 ,红参比白参含有更多的Rg3,这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有实验表明采用四氧化碳和半乳糖胺造成小鼠初级培养肝细胞导致毒药理模型 ,研究人参皂甙抗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其需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重症病人家属需求量表(CCFNI)、家属疾病不确定量表(MUSI-FM)对182名危重症病人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危重症病人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0.94±11.57)分,处于较高水平;家属需求得分为(116.16±16.41)分,病情保证得分最高。危重症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需求水平呈正相关(r=0.605,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病人病情、住院天数、与病人关系、有无ICU陪护经历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为危重症病人家属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家属需求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且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家属需求水平较高。改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是降低需求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