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因素联合影像组学建立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评估模型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月手术前经MR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测确诊为EC的患者68例,收集患者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微卫星稳定情况将患者分为不稳定组(n=27)和稳定组(n=41)。临床模型构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因素进行筛选,影像组学模型构建采用3DSlicer软件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降维。绘制ROC曲线对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和临床-影像联合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估,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3种模型的预测效能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错配修复蛋白MutL同源物1、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肌层侵犯深度是EC MSI的临床危险因素。筛选6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P < 0.05)。经ROC曲线分析,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在EC MSI中具有较好的预测及评估性能(P < 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联合模型AUC分别为0.871、0.932、0.98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33、2.735,P=0.046、0.006)。  结论  应用临床因素联合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评估模型对EC MS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mm、152.99mm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mm、169.62mm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 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与CT血管造影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2例SS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IE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行超声检查,采用高频线阵探头、相控阵探头及凸阵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对受试者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种超声探头联合CT血管造影对SSS进行诊断的联合应用模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分组作为标准,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预测SSS的价值。  结果  采用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与CT血管造影对SSS进行诊断的模型为Log(P)=0.732×超声探查+0.811×CT血管造影+0.473;采用超声探查和CT血管造影分别检测出阳性患者数92例和92例,采用联合应用检测阳性患者数为101例;采用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与CT血管造影的联合应用诊断SSS的敏感度、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 < 0.05)。  结论  多种超声探头联合应用与CT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评估和诊断SSS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