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由同一手术组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12例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2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Life table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Gehan法对生存曲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肿瘤病理分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3、5年生存率腹腔镜组分别是84.5%和66.7%;开腹组分别是83.3%和64.8%,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经Life table生存分析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出血量分别为61 ±13ml和174±84 ml(t =23.24,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7±1.3d和3.6±1.8 d(t =6.61,P<0.05)、术后住院日分别为9.1±2.4d和12.0±3.4 d(t =11.8,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0±2.7枚和12.0±3.6枚(t=1.72,P>0.05),直肠标本长度分别为16.0±3.4cm和16.0±4.3 cm(t =0,P>0.05),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2±1.3cm和3.2±1.7 cm(t =0,P>0.0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28例,腹腔镜组8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结直肠癌患者42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0例,开腹手术22例,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及术后第1、2及3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两组ET及NO的变化.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E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开腹组术后ET水平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NO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开腹组术后第2天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对ET、NO的影响小,比开腹手术应激反应轻.  相似文献   
4.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Contour TM)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对60例患者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行改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其中前切除术10例,低位前切除术39例,超低位前切除术11例.结果 60例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手术时间150-260(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lO~100(平均80)ml,清扫淋巴结数8~39(平均14.5)枚,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住院8-11(平均9.2)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可以达到与常规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一样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在接受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不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66例,将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化疗效果评定为肿瘤完全消失+肿瘤消退50%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将效果评定为无变化+肿瘤进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新辅助化疗即经肝动脉导管注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3种化疗药物;治疗组在对患者影像学资料重新评估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及手术切除率,并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 化疗总有效率为59.1%,手术切除率为51.5%;治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不可行手术切除的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的几率,是治疗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7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例,开腹手术30例,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3和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的水平.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3、7天免疫球蛋白IgA、IgG及Ig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机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改良Bacon’s术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术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对21例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改良Bacon’s术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拖出肠管大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2例。半年后患者可控制排气排便。排便次数:1~2次者5例,3—4次者10例,〉4次者6例。肛门节制功能评价:优12例,良9例。随访9个月至4年,肝脏转移1例,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下改良Bacon’s术无吻合口漏,创伤小,恢复快,术中不需使用双吻合器,住院费用低,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的一种备选术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3月258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转开腹,其余247例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70min,中位时间170min,术中失血5~300mL,中位出血量40mL。切除淋巴结数8~39枚,中位数14枚。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损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内出血1例。患者术后1~3d开始下床活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1~6d,中位时间3d,术后住院日6~28d,中位住院日9d。本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4年,未发现穿刺及辅助小切口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不仅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肿瘤根治方面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