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现实导向训练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现实导向训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韦氏记忆量表(WMS)、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1,3,6个月,试验组患者MMSE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实导向训练可更好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12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生存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 护理1周末起,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1),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患者误吸、误吸性肺炎和脱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安全进食,恢复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疗法(CBT)降低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风险的效果。[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CBT,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杀态度问卷(Questionnaire of Suicide Attitude,QSA)评分及简易应对方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QSA各维度评分、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阶段性CBT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应对方式,降低其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4.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征、进程明显加快,相应的,年老多病、老年住院病人也随之增多,住院患者的年龄不断上升.跌倒是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事件,亦是困扰护理人员常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提高,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已成为目前医疗单位重视的问题之一.因此做好护理安全关键环节的防范,从最大限度的保护住院患者的安全,要从预防患者跌倒开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现实导向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训练,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现实导向训练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应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6个月康复治疗后,SAN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1),SSFPI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现实导向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具有较好的恢复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精神科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心理状态、自尊水平与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3.61±5.92)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4.19±6.21)分,对照组SDS评分为(42.29±5.84)分、SAS评分为(43.62±5.8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尊量表(SES)评分为(27.16±2.03)分,对照组为(21.59±3.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知力及态度量表(ITAO)评分为(16.82±3.26)分,对照组为(10.27±2.6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其自尊水平与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温燕文  柯文英  张莹  周靖   《护理与康复》2017,16(1):14-16
目的观察现实导向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并给予用药监督、相关健康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同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现实导向训练,干预时间两组均为6个月。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价,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使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对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现实导向训练,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联合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躯体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有躯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出院后按医嘱予以抗精神药物及躯体疾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联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2a。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两组康复效果。结果家庭联合社区护理干预2a后,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联合社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伴躯体疾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与家属的关系,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