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研究噬菌体D29气溶胶吸入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可行性,测试了噬菌体D29耐雾化能力、喷雾量、气溶胶粒径等气溶胶特性参数.方法 负压实验室气雾柜内发生噬菌体D29气溶胶,TSI3321气溶胶粒径分析仪测试了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Anderson六级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测试了生物粒子气溶胶中值直径.据雾化前后噬菌体D29的浓度变化及体积变化得到噬菌体D29的雾化时间存活率和雾化量.结果 噬菌体D29气溶胶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872 μm,生物粒子气溶胶中值直径为2.21 μm.噬菌体D29在雾化5、15、30、45、60 min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9.78%、77.19%、48.86%、33.99%、30.12%.气溶胶的雾化量为232 μl/min.结论 噬菌体D29气溶胶粒径、耐雾化能力及喷雾量等气溶胶参数可以进一步进行动物气溶胶吸入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具备气流控制和温湿度检测功能的微环境密闭舱室用于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方法利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管道高效过滤器和真空泵组成控制系统,解决气流流向控制、温度补偿技术、压力控制和气溶胶均匀分布技术。利用Fluent 软件对该密闭舱室气溶胶浓度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并测试不同位置的气溶胶浓度。结果该微环境密闭舱室由一个气密舱和一个控制柜组成,控制柜采用单片机控制,并为气密舱提供送风、排风和温湿度调控,设有单独排风模式和自循环送排风模式,且舱内保持着负压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环境密闭舱室内生成气溶胶5 min后,气溶胶粒子分布于整个舱室,底部气流可到达舱室上方,舱室内气溶胶浓度分布基本一致。结论该微环境密闭舱室以负压状态运行,能够避免生物气溶胶泄露,气溶胶浓度分布比较均匀,适用于进行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与评价生物安全柜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对操作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的防护性能。方法制备枯草芽孢气溶胶发生液,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对安全柜的3种生物学评价指标,即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的防护性能进行测试,3种测试分别重复3次。结果3次测试中,人员保护每次6个液体撞击式采样器的枯草芽孢杆菌培养菌落数之和不超过10 cfu,2个固体采样器的培养菌落数之和不超过5 cfu。产品保护每次所有培养皿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落数不超过5 cfu。交叉污染每次测试中被检测侧壁36 cm外的所有培养皿上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数不超过2 cfu。结论该安全柜更换过滤器后,人员保护、产品保护和交叉污染的防护性能均良好,符合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试个人防护装备中使用的高效过滤罐的微生物气溶胶过滤效率,本研究以粘质沙雷氏菌8039为指示微生物,在实验室中发生气溶胶,分别采集过滤前后的空气样本,根据培养长出的菌落数计算过滤效率。在对该生物防护装备对微生物气溶胶的防护效果做出评价的同时为相应国家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医用外科口罩细菌气溶胶过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对细菌气溶胶阻留效果。方法采用人工发生细菌气溶胶和定量空气采样方法进行了过滤效率测试。结果2004年国内某企业生产的口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颗粒平均过滤效果达到98%,依照标准规定合格率达到100%。2005年抽检国内5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其中有4个企业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合格率达到100%。2006年抽检国内6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只有1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2个企业生产的口罩全部不合格。结论连续检测2004~2006年12个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其对细菌气溶胶过滤效率全部达标的企业只有6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医用外科口罩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6.
用粘质沙雷菌试验评价Ⅱ级生物安全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完善Ⅱ级生物安全柜生物测试的方法,观察两种指示微生物的空气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美国NF-49标准方法,以粘质沙雷菌为指标菌检测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结果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过porton采样器冲击30 m in,其相对存活率只有37%;而粘质沙雷菌经30 m in冲击,其相对存活率为88%。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经30 m in雾化,其相对存活率为53%;粘质沙雷菌雾化30 m in,其相对存活率为89%。实验环境中粘质沙雷菌本底检测结果菌落数均为0,粘质沙雷菌在自然界空气中不是优势菌株,不会对检测产生干扰。两台生物安全柜在不同风速下防护性能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且与该安全柜出厂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粘质沙雷菌具有良好的雾化和冲击耐受性,受检的安全柜的人员、样品和环境防护作用合格,本研究建立的检测验证方法灵敏性和重复性与美国标准(NF-49)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的防护性能。方法采用安德森采样器采样方法和通过相关仪器,以粘质沙雷菌气溶胶为防护对象进行Ⅱ级生物安全柜防护性能评价。结果所评价的36台Ⅱ级生物安全柜下降气流的平均合格率为91.7%,流入气流合格率为43.7%,气流模型合格率为43.9%。人员保护合格率为72.2%,样品保护合格率为88.9%,交叉污染合格率为88.9%。结论所测试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存在较大的气溶胶泄漏风险,对实验操作人员保护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医用外科口罩生物防护效果测试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评价医用外科口罩性能的优劣而建立医用外科口罩的生物气溶胶防护效果的测试方法.方法:选择适当微生物作为指示生物,进行气溶胶的发生、采样、培养,根据医用外科口罩细菌的过滤效率而检测其防护性能和安全性.结果与结论: 建立了针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的生物学测试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据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对多家的送检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的合格率并不高.这种测试平台针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的优劣,统一了评价标准,筛选了合格产品,满足了对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一种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实验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在气溶胶密闭测试柜内人工发生细菌、真菌气溶胶,采用安德森微生物采样器采样和检测方法,评价该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细菌、真菌净化效果。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3种微生物气溶胶发生量为(220~228)μl/min;此3种微生物气溶胶粒子数量中值直径分别为1.79μm、1.94μm和1.60μm。本试验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气溶胶的净化效率(除菌率)分别为99.23%、99.69%和99.70%。结论本实验室人工产生的细菌、真菌气溶胶符合试验要求,所检测的多因子组合型空气净化器对3种试验菌气溶胶净化效果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病毒气溶胶飞沫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扩散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病毒气溶胶飞沫的物理特性,病毒气溶胶飞沫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扩散机制的3种研究方法,即理论分析法、数值模拟法和实验研究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病毒气溶胶飞沫在室内环境中传播扩散机制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