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IgE高亲和力受体β链(FcεRIβ)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13区,被认为是特应性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易感性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1]。FcεRIβ基因存在数个单一核苷酸变异的多态性位点[2],其中Ile/Leu181、Val/Leu183、Glu/Gly237的3个位点与哮喘相关研究国内已有报道,而启动子区-109C/T位点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09C/T位点进行分析,研究江西籍汉族人群中该位点与哮喘发病及其血清总IgE水平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哮喘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6~65岁。为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  相似文献   
2.
淦鑫  郭光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38-1141
目的:探讨IL-1β和COX-2在新西兰白兔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共6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IL-1βmRNA和COX-2mRNA的表达。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光镜下观察烟雾吸入对新西兰白兔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病理变化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第1、4、7天组以损伤后炎症反应为主(损伤期),第14、21天组以损伤后修复为主(修复期),这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成功建立;(2)RT-PCR结果表明:IL-1β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立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损伤期第1、4天组IL-1βmRNA表达明显高于修复期第14、21天组,第4天组(1.75±0.31)与第14天组(0.75±0.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OX-2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最高,修复期第14、21天组COX-2mRNA表达明显高于损伤期第1、4天组,第14天组(1.86±0.31)与第1天组(1.03±0.26)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检测IL-1βmRNA与COX-2mRNA表达变化,发现IL-1βmRNA在损伤期表达上调,而COX-2mRNA在修复期表达升高,表明IL-1β和COX-2在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小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E2受体(EP2)及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吸入性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雄性昆明种小鼠的气道成纤维细胞并体外培养,分别收集IL-1β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的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ELISA 法测定PGE2水平,western blot测定EP2及15-PGDH蛋白表达.结果 ①经IL-1β 1 ng/mL处理后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2水平在8、16、24、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6 h水平最高;而EP2及15-PGDH蛋白表达在8、16、24、48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浓度IL-1β处理气道成纤维细胞后,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2水平在IL-1β 0.1 ng/mL 组、1 ng/mL组和10 ng/mL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P2及15-PGDH蛋白表达在IL-1β 0.1 ng/mL组、1 ng/mL组和10 n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症介质IL-1β可上调气道成纤维细胞PGE2水平,而对EP2、15-PGDH的表达无影响.表明IL-1β并不是通过EP2及15-PGDH蛋白表达来影响PGE2的合成,参与气道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小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前列腺素E_2(PGE_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吸入性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雄性昆明种小鼠的气道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IL-1β作用后不同时间点IL-1β的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PGE_2水平,环氧化酶-2(COX-2)、膜相关前列腺素E_2合成酶1(mPGES1)蛋白表达.结果 ①经IL-1β 1.0μg/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_2水平在8 h[(148.2±28.3)ng/L]、16 h[(267.6±45.4)ng/L]、24 h[(210.5±38.6)ng/L]、48 h[(198.7±36.5)ng/L]均高于各对照组[分别为(57.8±15.3)、(58.2±15.7)、(57.9±15.8)、(58.1±1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水平最高;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8 h[(0.478±0.029)COX-2/β-actin、16 h(0.672±0.047)COX-2/β-actin、24 h(0.617±0.036)COX-2/β-actin、48 h(0.593±0.034)COX-2/β-actin]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COX-2/β-actin、(0.311±0.019)COX-2/β-actin、(0.309±0.019)COX-2/β-ac-tin、(0.310±0.018)COX-2/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表述水平最高;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1的表达在8 h(0.300±0.018)mPGES1/β-actin、16 h(0.549±0.034)mPGES1/β-actin、24h(0.497±0.030)mPGES1/β-actin、48 h(0.443±0.026)mPGES1/β-actin均高于各对照组[(0.199±0.012)、(0.201±0.013)、(0.200±0.013)和(0.200±0.022)mPGES1/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 h时间点表达水平最高.②不同浓度IL-1β处理气道成纤维细胞后,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_2水平在IL-1β 0.1 μg/L组[(242.9±22.3)ng/L]、1.0μg/L组[(267.6±45.4)ng/L和10.0μg/L组[(587.3±106.9)ng/L]均高于对照组[(58.5±16.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IL-1β 0.1μg/L组(0.525±0.032)ng/L、1.0μg/L组(0.672±0.047)ng/L和10.0μg/L组(1.022±0.064)ng/L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2);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1表达在IL-1β 0.1μg/L组(0.380±0.021)ng/L、1.0μg/L组(0.549±0.034)ng/L和10.0μg/L组(0.879±0.045)ng/L均高于对照组(0.199±0.02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炎症递质IL-1β可上调气道成纤维细胞PGE_2水平、COX-2和mPGES1表达,这表明IL-1β可能是通过COX-2和mPGES1的表达来影响PGE_2合成,从而参与气道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气道成纤维细胞可能是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递质的主要来源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家兔34只,2只用于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剩余32只随机分为4组:肺损伤组、HFOV组、MSCs移植组和HFOV+MSCs移植组,每组8只。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兔MSC,传至第3代备用。通过向气管内滴注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分别在干预后24 h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肺组织匀浆中IL-lβ、TNF-α和IL-10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IL-lβ、TNF-α和IL-10m RNA的表达。结果 HFOV组和MSCs组,肺组织IL-1β与TNF-α水平及其m RNA表达降低,而IL-10水平及其m RNA表达升高,分别与肺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HFOV+MSCs组中肺组织IL-1β与TNF-α水平及其m RNA表达最低,IL-10水平及其m RNA表达最高,分别与单一HFOV组和MSC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联合MSCs能显著降低ALI/ARDS体内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及其m RNA的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及其m RNA的表达,对ALI/ARDS具有抗炎保护作用,优于单一方法,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家兔34只,2只用于制备MSCs,剩余32只随机分为4组:肺损伤组、HFOV组、MSCs移植组和HFOV+MSCs移植组,每组8只。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兔MSCs,传至第3代备用。通过向气管内滴注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分别在干预后2周时间点,采用酸解法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的表达;取右肺一叶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MSCs组中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MCP-1的表达水平,分别与肺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一HFOV组与肺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HFOV+MSCs组中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TGF -β、MCP -1的表达水平最低,分别与单一HFOV组和MSC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提示,MSCs组的纤维化程度减轻,HFOV+MSCs组程度最轻。结论 HFOV联合MSCs可减少急性肺损伤兔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TGF-β、MCP-1的表达,减轻急性肺损伤后纤维化程度,优于单一方法,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FcεRI是IgE的高亲和力受体 ,属于抗原受体超家族成员。它在病原体或抗原特异性IgE同细胞免疫效应功能之间的联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体内 ,FcεRI广泛分布于各种细胞 ,它参与一系列急慢性过敏反应 ,尤其在哮喘中 ,特异性IgE与效应细胞上的FcεRI结合是哮喘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发生的重要环节。因此 ,本文综述了FcεRI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1 FcεRI的分布和结构IgE受体有两种 :一种是FcεRI,为高亲和力受体 ,它广泛分布于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郎罕氏细胞等[1,2 ] ;另一种是FcεRII ,为低亲和力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β)对小鼠气道成纤维细胞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吸入性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分离雄性昆明种小鼠的气道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分别收集不同浓度的IL-1β作用后不同时间点IL-1β的培养上清液及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westem blot技术测定PGE2水平,环氧化酶-2(COX-2)、膜相关前列腺素E2合成酶1(mPGES1)蛋白表达。结果①经IL-1β1.0μg/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2水平在8h[(148.2±28.3)ng/L]、16h[(267.6±45.4)μg/L]、24h[(210.5±38.6)ng/L]、48h[(198.7±36.5)ng/L]均高于各对照组[分别为(57.8±15.3)、(58.2±15.7)、(57.9±15.8)、(58.1±1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h时间点水平最高;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8h[(0.478±0.029)COX-2/β-actin、16h(0.672±0.047)cox-2/β-aetin、24h(0.617±0.036)cox-2/β-actin、48h(0.593±0.034)COX-2/β-actin]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COX-2/β-actin、(0.311±0.019)COX-2/13-actin、(0.309±0.019)COX-2/β-actin、(0.310±0.018)cox-2/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h时间点表达水平最高;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l的表达在8h(0.300±0.018)mPGES1/β-actin、16h(0.549±0.034)mPGES1/β-actin、24h(0.497±0.030)mPGES1/β-actin、48h(0.443±0.026)mPGES1/β-aetin均高于各对照组[(0.1994±0.012)、(0.201±0.013)、(0.200±0.013)和(0.200±0.012)mPGES1/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16h时间点表达水平最高。②不同浓度IL-1β处理气道成纤维细胞后,气道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PGE:水平在IL-1β0.1μg/L组[(142.9±22.3)ng/L]、1.0μg/L组[(267.6±45.4)μg/L和10.0μg/L组[(587.3±106.9)μg/L]均高于对照组[(58.5±16.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道成纤维细胞COX-2表达在IL-1β0.1μg/L组(0.525±0.031)ng/L、1.0μg/L组(0.672±0.047)ng/L和10.0μg/L组(1.012±0.064)ng/L均高于对照组(0.309±0.01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气道成纤维细胞mPGES1表达在IL-1β0.1μg/L组(0.380±0.021)ng/L、1.0μg/L组(0.549±0.034)ng/L和10.0μg/L组(0.879±0.045)ng/L均高于对照组(0.199±0.0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并且这3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炎症递质IL-1β可上调气道成纤维细胞PGE2水平、COX-2和mPGES1表达,这表明IL-1β可能是通过COX-2和mPGES1的表达来影响PGE2合成,从而参与气道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气道成纤维细胞可能是损伤修复过程中炎症递质的主要来源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9.
淦鑫  李杰  况九龙  彭珊珊 《江西医药》2008,43(11):1150-1152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不同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由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病人107例,随机分成顺铂 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3组,利用微创技术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给予胸腔注药。结果(1)顺铂 乌体林斯组、单用乌体林斯组、单用顺铂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5.7%,53.1%;而联合组及单用乌体林斯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顺铂组(P<0.05));(2)顺铂 乌体林斯组与顺铂组各种毒副反应差别无显著性(P>0.05),乌体林斯组各种毒副反应均较顺铂 乌体林斯组和顺铂组少见,其中胸痛,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差别极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内注入乌体林斯是种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且毒副反应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淦鑫  郭光华  王年云 《医学争鸣》2009,(15):1371-1374
目的:探讨IL-1β和PGE2在新西兰白兔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动态水平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4,7,14,21日,共6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IL-1β和PGE2的水平.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光镜下观察烟雾吸入对新西兰白兔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①病理变化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第1,4,7日组以损伤后炎症反应为主(损伤期),第14,21日组以损伤后修复为主(修复期);②ELISA结果表明:IL-1β含量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日[(196.2±67.8)ng/L]立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7.1±0.2)ng/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第7日[(398.5±161.4)ng/L]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至第21日[(9.3±3.7)ng/L]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GE2含量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日[(4.4±1.0)μg/L]至14日[(120.9±61.1)μg/L]逐渐升高,在第14日达到顶峰后下降,第14日组与正常对照组[(4.4±1.0)μ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至第21日[(6.4±2.8)ng/L]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观察IL-1β与PGE2的动态水平变化,可为临床上判断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不同阶段(损伤期、修复期)提供帮助,也表明IL-1β与PGE2在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