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海斌  孙电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387-388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s~60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洪海斌 《中国骨伤》2021,34(2):108-113
目的:探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将收治的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0~75(59.63±8.08)岁;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25例,A3型5例;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2~76(59.77±8.03)岁;按照AO分型,A2型24例,A3型6例;采用传统手法复位配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情况,并采用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1~13(11.90±0.80)个月;拆除夹板时间42~60(50.20±4.94)d,拆除夹板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骨性愈合,关节面平整。观察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7±1.16)mm、(12.83±3.25)°、(-21.17±3.36)°,治疗8周后分别为(10.10±1.75)mm、(24.30±3.16)°、(9.40±2.13)°;对照组治疗前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4.50±1.43)mm、(12.83±3.10)°、(-21.50±3.38)°,治疗8周后分别为(8.90±1.24)mm、(21.20±2.91)°、(6.16±2.94)°;治疗前两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和掌倾角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90.97±7.92)分与对照组(84.77±9.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7,P<0.05);其中观察组优18例,良10例,可2例;对照组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滑轮悬吊牵引复位结合自制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比传统手法牵引复位固定更具优越性,牵引稳定可靠,复位效果好,并能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研究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在院前急救中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斯);试验组25例给予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贺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复苏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上升,同时心率、休克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更高及心率、休克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中,除血Cl对比差异明显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凝血酶原等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使用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效果更好,且对患者内环境无明显的影响,尤其适合院前急救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最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惠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惠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忠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孕周孕妇血清中α-L-岩藻糖苷酶(AFU)含量,明确正常妊娠AFU的标准值及其对正常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早孕组(孕12周末以前)、中孕组(孕13~27周末以前)、晚孕组(孕28~41周)共2 583例,非孕期对照组妇女136例,空腹抽取静脉血2 m l,离心分离血清,应用速率法检测血清AFU值。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均数差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即Kruskal-W allis Test。结果:早孕组AFU正常值范围在10.800~37.070 U/L,与非孕期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中孕组、晚孕组正常值分别为13.950~46.170 U/L、24.195~61.100 U/L,与非孕期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血清AFU含量显著升高,期望不同孕期孕妇血清AFU标准值的确定,对正常妊娠及病理妊娠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最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 ̄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 ̄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7.
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及其院前急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的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的80例儿童交通伤害的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的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的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的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急诊CPR中对PetCO2、有创动脉舒张压的影响,了解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内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例,依据按压方式随机分成徒手组15例、心肺复苏机组18例,其他抢救措施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进行,监测复苏即刻(0、10、20 min)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测定值,同时依据是否达到自主循环恢复(ROSC),分成ROSC成功组、失败组,分别记录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机组ROSC成功率55.56%大于徒手组26.67%(P0.05);ROSC成功组0 min点两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成功组10、20 min点心肺复苏机组PetCO2和有创动脉舒张压均高于徒手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改善了心搏骤停患者的组织灌注,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洪海斌 《中国骨伤》2014,27(7):615-616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侧端3cm范围以内的骨折,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可用保守方法治疗。自2009年至2012年笔者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联合拇指皮肤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s-60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 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