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镁离子与心血管关系甚为密切。镁离子治疗心律失常已引起重视。我们用镁盐治疗28例室性早搏的病人,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料和方法  脑卒中后肩痛患者 2 9例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4 4~ 79岁 ,平均 6 2 .3岁 ;其中脑出血 10例 ,脑梗死 5例 ;病程15d~ 2个月。对照组 1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5 3~ 72岁 ,平均 6 3.6岁 ;其中脑出血 7例 ,脑梗死7例 ;病程 2 0d~ 2个月。两组患者均除外患脑血管意外前有肩痛病史 ,发病年龄、病程等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 :①矿泉浴 ,全身浸浴 37~ 39℃ ,8~10min/次 ;②中频电疗法 (北京产K8832 -T电脑中频治疗仪 )低频频率 1~ 15 0Hz ,中频频率 2kH…  相似文献   
3.
心脏手术后低排出综合征(Low output syndrome以下简称Los)是术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只有早期发现,妥为处理,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既往心脏直视手术中曾有1例发生Los,抢救成功。现就此例以及有关Los的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与遗传关系密切,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但是目前对其遗传方式尚未完全阐明。苯硫脲(phenyl thiocarmide简称PTC)是一种白色结晶药物,因含有硫脲基因(N—S=S)味苦涩。人类对PTC的尝味能力是受单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属于不完全性显性遗传。因此,通过冠心病病人的尝味能力测定,来进一步探讨冠心病与遗传之间的关系。本文就191例冠心病病人对PTC尝味能力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及方法全组病例均系病房住院病人按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诊断为冠心病。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5例,男女之比为1.6:1。最小年令为35岁,最大年令为82岁,其中以50~69岁居多占66%。  相似文献   
5.
许多心血管疾病伴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研究血液流变学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也有一定意义。故近几年来血液流变学受重视。作者对72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和22例正常人做为对照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收缩时间间期测定是一项非创伤性评价左室功能的方法,在研究左室功能失代偿,评价某些药物治疗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了有临床价值的信  相似文献   
7.
1、本组服复方降脂糖浆于门诊治疗冠心病31例。经初步观察本药对冠心病确有一定疗效。 2、缓解症状效果显著,具有降压、降脂作用。 3、副作用少,药源丰富,制做简单,值得临床试用。 4、复方降脂糖浆对冠心病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因本组例数较少,观察时间短, 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 肺癌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癌之一。关于肺癌转移发生率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以及转移部位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尚少见报道。本文结合我院1980~1987年间收治24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统计分析,以揭示肺癌转移的特点。临床资料 249例患者分别经痰、胸水、心包积液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或淋巴结穿刺、纤维支气管镜等病理学检查和X线、B超或头颅CT等检查,确诊分类与转移部位。一、肺癌转移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249例患者中,男性205例,女性44例,男∶女为4.7∶1,发生转移者164例,占66%。按年龄组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窄、心功能Ⅱ级入院。心电图:Ⅱ导联,窦性心律,P—P 间期与 R—R 间期匀齐,基本固定为1.08S。两种形态 P 波:P_(1、2、3、4、)高尖,呈“肺性 P 波”。振幅5mm;时限0.08S。P_(5、6、7、8)小尖峰伴切迹。振幅2mm;时限0.10S。心电图见 P 波的振幅有明显的变化,而无频率的改变,其中它们的P—R 间期匀等于0.14秒。因此可除外起搏点的变异及房性异位节律。此例符合不完全性右房内间歇性阻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12例急性心肌梗塞和14例心绞痛病人,疼痛时及痛后三天血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1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疼痛时血清中P物质含量为4.20±0.23pmol/L(X±SD),痛后三天血中P物质含量为3.39±0.30pmol/L。14例心绞痛病人疼痛时血清中P物质含量为4.04±0.24pmol/L,痛后三天血清中P物质含量为3.19±0.37pmol/L。这一结果证明,疼痛发作时,血中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疼痛后三天的P物质含量,说明心肌缺氧疼痛时,P物质可能是痛觉传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