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沈林林  蔡健  李熳 《中国康复》2019,34(5):243-246
目的:观察热敏灸能否抑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急性痛的慢性化及是否对受损的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功能具有调制作用,并与康复训练作对比,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名KOA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康复训练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热敏灸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中、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0d及20d后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0.01),且热敏灸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康复训练组(P0.01)。热敏灸组DNIC功能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0d及20d后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0.01),且热敏灸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DNIC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P0.01)。康复训练组DNIC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2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热敏灸组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P0.01)。结论:热敏灸能修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急性痛慢性化过程中受损的DNIC功能,从而阻止本病急性痛慢性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抑制膝骨关节炎(KOA)急性痛慢性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症状程度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中和治疗后VAS评分、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VAS评分、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DNIC与治疗前和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中和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症状程度评分与治疗前和治疗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N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修复KOA患者急性痛慢性化过程中受损的DNIC功能,从而阻止其急性痛的慢性化。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骨关节病,临床上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构成膝关节的各骨关节骨质增生、关节老化,膝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或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导致关节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由于本病发病率、致残率高,病程较长,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有特效的治疗手段[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