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预后的危险因素,并以多参数指标建立APL患者的预后生存模型。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18例AP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早期死亡组(18例)和非早期死亡组(200例),分析影响APL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生存模型。结果年龄>60岁、白细胞(WBC)计数>10×10~9/L、纤维蛋白原(Fib)≤1.4 g/L、血清肌酐(SCr)>105μmol/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250 U/L、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a)融合基因SG阳性与APL患者早期死亡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比值比(OR)=1.049,95%可信区间(CI)为1.003~1.098,P=0.038]和WBC计数(OR=1.030,95%CI为1.007~1.054,P=0.012)为AP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生存模型根据初诊时APL患者年龄、WBC计数、Fib、LDH、SCr、PML-RARa融合基因亚型6项指标建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92.6%。结论年龄、WBC计数为AP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预后生存模型对预测患者生存状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60例老年患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护理干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对照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9例,感染发生率30.0%;干预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5例,感染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干预组。结论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减少老年上腹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并汇报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 我院于2005年6月~2009年12月共收治2例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患儿,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及悉心护理,总结经验.结果 2例患儿经过11~13天住院期间的综合护理,包括隔离消毒护理、皮损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护理等,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正确及时的治疗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疗效满意,患儿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