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脊柱结核前期诊断和治疗后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8例,分别行TSPOT.TB、结核菌素(PPD)试验和抗结核抗体检测,比较3种辅助检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其中最终明确为脊柱结核的患者62例,从其治疗开始跟踪随访1、3、6、12个月,监测其T-SPOT.TB的变化情况。结果 T-SPOT.TB、抗结核抗体、PPD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91.7%、95.1%、89.2%,61.3%、72.2%、79.2%、52.0%和70.9%、58.3%、74.6%、53.8%。TSPOT.TB检测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抗结核抗体和PPD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结核治疗后的1、3、6、12个月,T-SPOT.TB检测结果转阴例数仅占临床症状缓解病例数的0、8.3%、22.0%、51.3%。结论 T-SPOT.TB检测拥有良好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并不是评估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3.
<正>病人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疾病的原因,有些药物必须快速滴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抢救病人生命的作用。如20%甘露醇用于治疗颅内高压,5%碳酸氢钠用来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这些药物输入病人体内,速度越快越好,否则就达不到疗效,或延误抢救病人生命的时间。临床上如需快速静脉输液,常采用9号粗头皮针静脉穿刺,但对静脉血管细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已成为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1])。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甚至不同人种和民族间均有较大差异。因此,探讨种族与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滇西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白族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加入硫酸镁的鸡尾酒麻醉混合剂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早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THA病人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镁250 mg+罗哌卡因50 mg+曲安奈德25 mg+0.9%生理盐...  相似文献   
6.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表现,探讨其对NCP临床诊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目前收治已确诊NCP的30例患者完整影像学资料,重点观察有无胸部CT异常,并对胸部CT异常阴影的病变分布、形态、密度、位置、分期进行分析。结果:胸部CT扫描发现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病变分布:单侧单叶(右肺中叶)病变2例(7.14%),单肺多叶病变1例(3.57%),双肺多叶病变20例(71.43%),双下肺病变2例(7.14%),双中下肺3例(10.72%);病变位置:病灶远离肺门,位于周边部位15例(53.47%),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13例(46.43%);病变形态:病灶表现为斑片状、部分融合呈大片状12例(42.85%),球形11例(39.29%),两者都有5例(17.86%);病灶密度:磨玻璃样改变11例(39.29%),实变11例(39.29%),两者均有6例(21.42%);病变分期:早期11例(39.29%),进展期13例(46.43%),重症4例(14.28%)。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特征性的胸部CT影像表现;CT扫描及影像分期有助于新冠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动态评估,可用于临床治疗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资料、ASIA2000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18.1个月,所有患者的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无内固定失效病例。骨折椎体的影像学评价,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 ASIA 分级,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E级以下15例均有1~2级恢复;VAS评分,术前平均7.1分,末次随访平均1.9分。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术骨折,可增加生物力学稳定性,恢复并保持骨折椎体高度,有利于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和缓解腰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综合物理降温的方法,解决手足口病高热患儿急需降低体温这一健康问题,从而探讨综合物理降温用于手足口病高热患儿护理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从2008年5月开始,笔者根据手足口病高热患儿急需降低体温这一需求,系统查询了高热护理方面的文献,并对查询实证类型加以归类,选择了设计最精密、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小儿手足口病高热降温效果的最佳实证,其中有温水擦浴降温法、冰袋降温法、冰枕降低头温法、4℃盐水灌肠法、静脉降温法、医用电子降温毯降温法、解热药降温法。结果将上述降温方法用于126例手足口病高热患儿的护理中,111例患儿在入院24 h内体温降至37.5℃以下,14例除物理降温外还加用了解热镇痛药,48 h后体温控制在37.5℃左右,1例因只有5个月未加用解热镇痛药,60 h后体温降至37.5℃以下。治愈率达100%。结论将综合物理降温用于手足口病高热患儿的护理中能迅速降低体温,控制惊厥,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