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的心理韧性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肺癌患者心理韧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8月入院治疗的192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压力知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患者心理韧性总分均分为(62.60±16.7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感及压力知觉共解释肺癌患者心理韧性变异度的48.1%。结论 本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受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感及压力知觉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对压力感知明显的肺癌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引导其增加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感,从而有效提高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A-ⅡA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对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217例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217例患者中,有44例盆腔淋巴结发生转移,转移率为20.3%,其中发生闭孔淋巴结转移最高,转移率为16.1%。χ^(2)检验分析得出,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分化、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脉管有无浸润及宫旁有无浸润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Ⅱ期、肿瘤≥4cm、宫颈间质浸润≥1/2、低分化、脉管阳性及宫旁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期Ⅱ期、肿瘤≥4cm、宫颈间质浸润≥1/2、低分化、脉管阳性及宫旁浸润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建议系统性盆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CT特点,探讨硬膜外血肿大小与骨折线长度、类型及部位的关系,为临床观察病情和手术止血提供依据。方法 2010-06—2013-05在我院神经外科连续入院的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收集包括人口学因素、临床表现、CT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数据。根据血肿大小将研究对象分为H组(〉15mL)和L组(〈15mL)。以冠状缝、人字缝、颞骨鳞状缝将脑颅分为额部、顶部、枕部、颞部4个区域,如血肿跨区域的则以主要部分分类。通过CT和(或CTA)测量骨折线长度和血肿量、出血部位。结果共纳入173例,其中H组患者95例(54.9%)。左侧H组比例明显低于L组(22%vs 27.7%,P〈0.05),而右侧H组的比例高于L组(34.1%vs 19.7%,P〈0.05)。与L组相比,H组中粉碎性骨折较常见(26%vs 10.4%,P〈0.05),但线性骨折比例较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vs 34.7%,P〈0.05)。线性骨折患者,H组的骨折线较L组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1.9)cm vs(3.2±1.5)cm,P〈0.05)]。枕部线性骨折较粉碎性骨折常见(21.4%vs 1.7%,P〈0.05)。结论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血肿量与骨折类型、骨折线长度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1 151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阴道残端裂开的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裂开8例,发生率为0.7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及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相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血红蛋白值 < 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 < 3个月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术前纠正血红蛋白 ≥ 90 g/L和术后首次性生活时间距离手术 ≥ 3个月可以减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裂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