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缄默症的护理措施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例颅脑外伤后缄默症患者的护理记录。结果:11例患者中有10例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例术后回访2月仍有轻度障碍。结论:针对颅脑损伤后患者出现的缄默症,施以及时有效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将手术使用后的各种硬式内镜镜头在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清洗、消毒、保养和灭菌时的损坏降到最低程度。方法:常规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常规接收硬式内镜镜头的清洗、消毒及灭菌。对照组:设专职护士接收硬式内镜镜头并进行严格的评估、清洗、消毒及灭菌的改进方法。结果:采用改进方法后各种硬式内镜镜头因人为因素损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对硬式内镜镜头的有效维护,降低硬式内镜镜头损坏,延长硬式内镜镜头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在抢救急性或慢性肾衰急性发作时采用桡动脉 浅静脉穿刺 ,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不失为一种快速、便捷、有效的方法。由于病人血压高 ,血管脆性大 ,弹性差 ,穿刺后固定不妥、压迫不善 ,极易造成局部乃至前臂上肢肿胀、疼痛 ,甚至会造成肌腱压迫。手功能障碍 ,尽管发生率低 ,但若处理不当可致严重后果 ,故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 8年来数千例穿刺病例中发生并发症的 2 3例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男 13例 ,女 10例 ,出现前臂或上肢肿胀19例 ,形成动脉瘤 4例 ,经我们及时处理和治疗 ,痊愈 2 2例 ,造成手指感觉异常 ,手指伸屈功能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方法:将留置导尿时间超过5周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每3周更换一次导尿管,B组每4周更换一次导尿管,C组每5周更换一次,3组患者分别于第1、7、14、21、28天和第35天留取中段尿做细菌培养检查,并将更换后的导尿管前端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找出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结果:3组患者尿液及导尿管前端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损伤、脑出血等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每5周更换一次导尿管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复使用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清洗方法改进后的效果,提高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 选取2016年9-12月眼科显微手术器械600件,按照清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300件。常规组采用常规清洗(多酶超声清洗);改良组采用预处理(预处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使用后放入盛装多酶溶液的容器内预处理)+多酶超声清洗+酸性清洁剂和医用润滑剂进行处置,观察2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清洗后的合格率、细菌学检验、器械灵活度及损耗率。 结果 对比常规组与改良组,2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合格率改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灵活度上,改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损耗率方面,常规组则明显高于改良组(P<0.05);2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清洗后的细菌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灵活性较常规组提高了9%,损耗率下降了2%,细菌检验阴性率提高6%,镜检法合格率上升了18.3%。改良组使用预处理、超声加多酶清洗、选用酸性清洁剂和医用润滑剂处置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能够有效提高重复使用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微小锈渍和斑点清除,确保重复使用的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器械使用的灵活度,降低器械损耗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