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生  杨曌  江其生 《免疫学杂志》2005,21(Z1):103-105
机体受到一定剂量核辐射后会出现多个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文综述了机体受到低剂量核辐射后出现的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包括淋巴细胞总数和部分亚群数量、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以及单核细胞功能等变化.同时还综述了核辐射对内分泌及遗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核能和核技术在国防及医学诊断、治疗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辐射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多。作为辐射损伤救治的重要依据,辐射剂量的准确估算对辐射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可能受到职业辐射的正常群体,生物剂量的估算还能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评价。现有的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有以下几种: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检查、血型糖蛋白A(GPA)基因突变分析、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分析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分析DNA双链断裂等。上述几种方法是临床应用比较多,也比较成熟的方法,但也都…  相似文献   
3.
自从上一个世纪,人类发现核子能量巨大表现形式复杂之后,人类对原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就沿着两条路线不遗余力地进行着:一条是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利用其巨大的能量建造核能发电站、核动力潜艇舰船、作为煤和油的替代能源;利用多种核粒子所具备的放射性杀灭癌症细胞医治疾病;利用放射性进行种籽处理得到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利用射线的穿透性制造各种检测装置探测物体内部缺损,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首台引进的“S2275肺及全身扫描计数仪”的结构性能及初步应用体会。“S2275肺及全身扫描计数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直接测量体内放射性核素种类、沉积部位和放射强度的内照射自动测量系统.可用于核事故受照人员及平时核作业人员内照射监测。  相似文献   
5.
失血性休克后调控VSM舒缩功能的信号分子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失血性休克后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及结果本研究分3部分.1.调控正常VSMC舒缩功能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以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为实验对象,以测微网测定其长度变化为指标,在K-H液中分别观察PKC特异性激动剂PMA,特异性阻滞剂H7,CaM特异性阻滞剂W-7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为工具药,结果证明PMA可引起HVASMC收缩,H-7可明显抑制但W-7无明显影响,说明PKC活化可引起VSMC的收缩.NE引起HVASMC收缩,H-7、W-7能明显抑制NE的作用.两者伍用对NE的抑制作用更强.故说明在调控VSMC的舒缩功能存在两条转导途径,即PKC途径及Ca2+-CaM途径.2.失血性休克后VSM收缩的Ca2+-CaM途径的主要信号分子变化如同前文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离去内皮的胸主动脉,以流式细胞仪测VSMC的[Ca2+]i及CaM,进行VSM组织中CaM、CaMKII-α的Westernblot杂交,测VSM组织细胞膜及线粒体ATP酶活性,其结果为休克后VSMC胞浆[Ca2+]i显著升高,游离CaM下降及总CaMKII-α表达下降,但总CaM升高.VSM组织中Ca2+-ATPase及Na+-K+ATPase活性下降,但线粒体中上列二酶活性升高.实验结果提示休克后(1)细胞内钙超载,它可导致VSM的舒缩功能障碍;(2)VSM中总CaM升高但游离CaM下降,提示能与胞浆中结合而发挥收缩效应的CaM明显减少;(3)VSMCaMKII-α表达下降,提示其使MLCK、MLC磷酸化而导致VSM收缩的能力下降;(4)细胞膜上ATP酶活性下降更导致胞内钙超载,而线粒体ATP酶活性增强,则更进一步加重线粒体钙超载进而加重功能损伤.3.失血性休克后VSM收缩PKC途径主要信号分子变化CPKC在休克后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中的表达下降而calponin-α上升.Calponin-α在各器官中的表达与分布的免疫组化检测证实,在大鼠肝、肾、心实质细胞均不表达,但器官中的动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上列结果提示,G蛋白-PKC途径、Ca2+依赖性CPKC及Ca2+非依赖性PKC-ζ两种机制都参与休克后VSM收缩系统的调控,前者下降表明磷酸化MLC及增加[Ca2+]i能力减弱,收缩力下降,后者上升证明抑制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增加对VSM收缩的抑制能力加强.结论失血性休克VSM舒缩功能变化有Ca2+-CaM及G蛋白-PKC途径参与调控,后者有Ca2+依赖性CPKC及Ca2+非依赖性PKC-ζ两种机制都参与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 (VSM)舒/缩功能变化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采用生物张力换能器及生理记录仪等技术体外测定失血性休克后 2、4h大鼠VSM环对去甲肾上腺素 (NE)、苯肾上腺素 (PE)、咖啡因及钾 (K+ )等刺激的收缩反应张力。结果显示 ,VSM环在休克后 2、4h对NE的最大反应张力分别为对照的 76 17%和 6 6 5 0 % ;休克 2h后对 2 0mmol/L咖啡因和高浓度 (>2 0mmol/L)K+ 的反应张力明显下降 ;休克后 4h对 3×10 -6mol/LPE的反应张力亦显著下降。实验结果提示 ,失血性休克后VSM的收缩反应下降 ,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VSM细胞胞外钙内流及胞内钙释放能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cx43和ANL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4、5、6 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 h,以及2 Gy照射后4、8、12、24、36、48、72 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和ANLN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 mRNA表达水平在2 Gy照射后4、8、12 h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未照射组)的6.74、9.06、7.22倍(P<0.05);24~72 h,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2、3、4、5、6 Gy剂量照射后12 h,cx4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NLN mRNA表达水平在2 Gy不同时间点及1~5 Gy照射后12 h,表达降低(P<0.05),6 Gy照射后12 h其表达开始升高,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结论 γ射线照射2 Gy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照射后12 h,cx43基因表达上调,ANLN 基因表达下调.1~3 Gy剂量照射后12 h,cx43 mRNA表达在此范围内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cx43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γ射线对人周围血淋巴细胞Tobl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 、4、 5、6 Gy的60 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24 h,以及2 Gy照射后4、8、12、24、36、48、72 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Tobl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2 Gy照射后4、24、36 h,Tobl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是对照组(未照射组)的1.99倍以上(P<0.05).1~5 Gy范围内照射后24 h,Tobl mRNA表达水平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 Gy范围内照射后12 h,Tobl mRNA表达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 Gy时其表达水平达最高,为对照组的16.37倍(P<0.05).结论 γ射线照射后人淋巴细胞Tobl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特定时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Tobl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流感不仅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还需要实验室检测作为其辅助诊断,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常规病毒培养法和快速诊断方法.由于多种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相似,导致流感诊断的困难,本文就流感病毒的免疫荧光法、免疫胶体金、核酸杂交、RT-PCR等诊断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面向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区域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从核与辐射工作遇到的挑战入手,依据国家应急体系总体框架的要求,紧密结合核与辐射应急特点,策划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并针对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中数据库与业务应用系统等重点功能进行设计。结果:设计面向区域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与辐射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结论:核与辐射应急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安全完善的核与辐射应急管理系统,是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