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食管床颈部食管胃一层吻合术治疗食管癌26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年5月~2006年5月本院采用经胸行食管癌切除,胃经主动脉弓后上提至颈部,作食管胃一层吻合重建术治疗食管癌2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15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1例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人均旁路移植3.28根;术后出现低心排4例,低氧血症18例,胸骨哆开3例,快速房颤15例,经治疗后均治愈,无围术期死亡,疗效满意。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妥善细致的围术期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OPCAB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8岁,因咳嗽4个月收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因受凉开始咳嗽,以干咳为主,体温最高达39℃,热型不明确,经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x线胸片和胸部cT示右上肺门软组织块影,右上肺不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制作管状胃技术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评价其可行性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共50例食管癌患者在本院行电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胃代食管术。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59.8±6.12)岁。其中28例采用传统胸腔胃缝缩技术,22例采用管状胃技术,食管床径路47例,胸骨后径路3例,均行颈部吻合,对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肺不张、胃排空障碍、心律失常等,管状胃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胸腔胃组患者(P<0.05),其中肺不张(P<0.05)发生率低于胸腔胃组患者,而其余并发症发生率较胸腔胃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后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1例70岁以上高龄(>70岁)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2月至2007年5月期间21例>70岁患者行OPCABG,并与同期行OPCABG的<70岁患者(平均56.47±8.05岁)进行对比。结果>70岁患者中术后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3.85%,其他患者恢复平稳出院。术后心房纤维颤动和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70岁患者行OPCABG结果良好,OPCABG有较多?...  相似文献   
7.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被认为是参与发病的重要组织,胸腺切除是迄今公认的治疗MG较为有效的方法.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对9例MG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行胸腺切除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经4~6个Trocar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区域内淋巴结。留置胸管引流。腹腔镜经5个Trocar游离胃。并作剑突下小切口将胃制成管状经食管床移至颈部吻合。留置鼻胃管及鼻空肠管。结果手术时间(300.6±36.5)min。术中出血(200.9±130.5)ml。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皆为鳞癌,其中T1N0M09例,T2N0M02例,T1N1M02例,T2N1M02例。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白介素6(IL-6)水平在MG诊断中的价值及胸腺切除术后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MG的9例患者测定术前和术后两年的AchRab和IL-6水平变化。 结果 9例MG患者术前血清AchRa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IL-6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胸腺切除术后两年内AchRab水平随着时间延长有下降趋势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血清IL-6水平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AchRab水平升高可作为MG诊断的一个指标。胸腺切除术后AchRab和IL-6水平是否能作为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白介素-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4月113例食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腹腔镜联合手术62例(腔镜组),行右胸、上腹二切口,或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治疗51例(开胸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住院费用。结果 2组肿块均无明显外侵,均为T3期以下病变。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10.5±38.0)min、(301.0±34.7)min(t=1.377,P=0.171),术中出血量为(200.8±61.1)ml、(210.8±49.3)ml(t=-0.941,P=0.349),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4±2.8、13.2±2.5(t=-1.461,P=0.147),术后住院时间为(11.9±2.0)d、(12.5±2.1)d(t=-1.553,P=0.123),并发症发生率为19.4%(12/62)、25.5%(13/51)(χ2=0.611,P=0.434),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腔镜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胸组[(4.5±0.3)万元vs.(3.4±0.3)万元,t=17.790,P=0.000]。结论针对T3期以下的食管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能达到完全的肿瘤切除与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未明显延长,临床操作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