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近年随交通事故增加而伴发的严重创伤之一 ,也是急诊外科医师所面临的较为棘手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撕脱的大张皮肤切下制成断层皮片再植 ,不仅费时费力 ,功能较差 ,而且又人为地牺牲了蒂部残存的唯一血供。近几年来我院尝试了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此种创伤 ,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 ,疗效优于其它植皮法[1] 。本文选自 1990年 12月~ 2 0 0 1年12月收治 5 1例撕脱伤中的 2 1例皮损相对完整、采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的病例 ,随访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5~…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2型糖尿病的控制不仅要重视血糖的控制,更要关注血糖波动对并发症造成的影响,因此血糖漂移作为衡量血糖波动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糖尿病控制的靶点之一。目前临床中津力达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较多,已有研究表明该药对改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李玉琴  段风梅 《新疆医学》2007,37(5):138-140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血管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内膜最早受累,继而引起内中膜增厚、甚而斑块形成。Clement等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硬化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和类似的危险因素,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段风梅  焦燕  朱沂 《海南医学》2013,24(5):661-66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对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7mmol/L定为空腹血糖增高组,空腹血糖<7mmol/L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观察空腹血糖≥7mmol/L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空腹血糖增高组入院时NIHSS评分(10.71)及出院时NIHSS评分(8.73)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入院时7.2,出院时4.85),P<0.05;空腹血糖增高组死亡率(16.7%)及预后不良发生率(25.0%)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死亡率为7.0%,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增高组营养不良发生率(62.5%)高于血糖正常组(35.1%),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合并空腹血糖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段风梅  刘娅 《临床荟萃》2003,18(3):160-161
近年来由于耐药伤寒杆菌菌株及L 型伤寒的出现 ,及早期应用各种抗生素、解热镇痛剂乃至激素[1] ,使伤寒的表现不典型化及多样化。我院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伤寒 2 31例 ,其中 6 3例以伤寒继发症、并发症、合并症、同源病等为突出表现 ,造成误诊 ,误诊率 2 7.3%。为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提高兼症意识 ,现就误诊原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 3例中 ,男 37例 ,女 2 6例 ,年龄 6~ 6 8岁 ,平均年龄 2 6 .4岁。1.2 诊断标准[2 ]  ①血液、粪、尿、骨髓、胆汁之一培养出伤寒杆菌 ;②肥达反应H 1∶16 0 ,O 1∶80以…  相似文献   
6.
动脉血乳酸水平与血清组织释放酶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与观测危重病阶段动脉血乳酸水平与血清组织释放酶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6 4例危重病患者在入ICU之即、2 4h、4 8h和 72h进行动脉血乳酸 (ABL)、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 (CK)水平监测。结果  6 4例分良好、存活与死亡三组 ,入ICU时平均ABL水平分别为 (3 9± 2 5、2 9± 1 3和 3 8± 2 3)mmol/L。 2 4~ 4 8h后良好与存活组降至正常 ,而死亡组呈持续升高状态。死亡组与良好、存活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或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组织释放酶AKP的死亡组与良好组 2 4~72h存在着显著差异 (P <0 0 5)或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LDH和CK的均值在危重病期均升高 ,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死亡组、存活组和良好组。死亡组与良好组之间从入ICU初期到 72h ,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ABL与组织释放酶AKP、LDH、CK释放的相关性显示 :ABL与AKP在 4 8h~ 72h呈正相关 ;ABL与LDH在 2 4h~ 4 8h呈正相关 ;ABL与CK2 4~ 72h均呈负相关。结论 ABL水平对预后判断意义主要取决于治疗后ABL清除及利用下降的速度。ABL水平清除越滞缓、或继续增高 ,组织释放酶LDH和CK的释放水平则越高 ,病情越重 ,预后亦越差 ,死亡率也越高。也是死亡组MODS或MOF多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段风梅  李玉琴  朱沂 《甘肃医药》2013,(10):723-72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完善头颅CT或核磁;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54例,非糖尿病组82例,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糖尿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在卒中部位分布上,糖尿病组脑干梗塞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干梗塞更多见,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与急性重症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18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SA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检测患者血压、空腹血糖、血清白蛋白(ALB)、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临床表现、神经功能及预后评估、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SAP对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86例急性重症脑卒中发生SAP115例(62.3%);SAP组血白细胞、CRP、年龄、GCS、NIHSS、住院天数明显大于非SAP组(P〈0.05),SAP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鼻饲的比例(分别为33%、56.5%、48.7%)明显高于非SAP组(分别为4.2%、14.3%、2.8%)(P〈0.05);SAP组出院时预后不良发生率(39.1%)明显高于非SAP组(7.0%)(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住院时间延长,预后不良比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表明,肥胖症与其它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专家认为,肥胖症是日趋严重的流行病,如不及早控制,将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肥胖患者的代谢状态,了解其代谢紊乱的特点,为肥胖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