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对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每天A班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对新收治、重病、特殊背景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规范的高级责任护士查房,1次/d。结果:规范神经内科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后,护士的病情知晓率由78.95%上升至100%,护士专科理论考核优秀率由52.63%上升至94.93%,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由47.36%上升至94.73%。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评分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能激励护士主动学习热情,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聚集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入院时及干预后3周和3,6,12个月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入院时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干预后3周及3,6,12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除排尿、排便外,其余8项明显提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施"1+3"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在护理服务中鼓励护士每发现或发生一个护理问题,都主动寻找主要原因,然后科室质控小组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或修改制度或流程,避免失误或差错再发生.并将实施前(2010年2-6月)与实施后(2010年8-12月)护理质量和常见护理问题重复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1+3"安全管理模式,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书、护理服务、技能考核、健康教育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问题重复发生概率明显减少.结论 实施"1+3"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临床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护理问题及重复发生概率,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出院后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对时间护理加唇舌功能训练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对策,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研究时间段(2011年6月~2012年3月)入选采用时间护理加唇舌功能训练的康复组23例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出院后遵医行为跟踪调查,电话回访每周一次,家庭访视每月一次,连续随访3个月,记录访视情况.结果:康复组23例患者出院后有9例患者有不遵医行为,39.1占%,不遵医行为主要原因为患者及家属对人体生物钟时间护理认识不足占33.3%,家庭成员嫌时间护理麻烦支持帮助不够占33.3%,对治疗无信心占22.2%,害羞难为情占11.1%.另外,调查发现不遵医原因与患者年龄、文化层次及患者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结论: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不遵医行为严重影响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训练效果,应当加强出院后患者延伸服务关怀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大专生临床实践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践实习的60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分为教学组30名和对照组各30名.教学组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专科特点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教学表实施教学,对照组则按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教学.两组学员均于实习阶段末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及问卷调查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教学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带教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大专生的临床实践带教中可使护生尽快掌握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提高临床护理实践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聚集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干预后3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在入院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集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康复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革护士管床排班模式,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最佳工作方法。方法将2010年8至12月与2011年1至5月两种护士管床排班模式在医护患满意度、整体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护理文书、护理服务、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改革后的部分护士固定管床模式在医护患三方面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是25.5,37.5,37.3;P均<0.001),整体护理质量明显优于2010年改革前的人均分管床位模式(t分别为7.98,6.86,7.28,5.102,7.28,9.57,18.51,3.46;P均<0.001),而且对年轻护士的临床实际能力培训有促进作用。结论固定管床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满足了医生、护士、患者三者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是目前临床护理服务中科学的工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血压计充气压力下行静脉穿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长期住院且血管充盈不佳、变异或难于穿刺的病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择长期住院且血管充盈不佳、变异或难于穿刺的病人50例,分别选取血压计的刻度120mmHg、140mmHg、160mmHg的压力高度为袖带充气加压,提高其血管充盈程度及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血管充盈程度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血压计充气压力行静脉穿刺是开发一项新的临床技能路径,使其更为理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医生、护士和病人对生物钟时间护理的认知现状,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我院20个科室临床医生208名、护士402名、病人666例对关于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实施时间护理促进病人康复的认知现状,了解对实施生物钟时间护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支持情况。[结果]医护患三方对生物钟时间护理的认识了解程度均很低。42.3%医生和56.0%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时间护理,医护患三方对开展时间护理认为可行并表示支持。[结论]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人体本身的生理节律,对病人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医护患三方对其了解有限,应加强宣传的力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