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细胞微颗粒(EMP)是从内皮细胞(EC)膜上脱落的微颗粒,是临床上反映内皮细胞状态的有用指标,为相关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现对EMP的来源、测定方法、体外研究及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戈谢病(Gaucher's disease,GD)是溶酶体贮积性疾病,又称葡萄糖脑苷脂贮积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82年由法国Gaucher首次报道.由于染色体lq21上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ocerebrosidase)基因变异,导致葡萄糖脑苷脂不能水解而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中大量贮积,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贫血、骨骼破坏、发育滞后、反复癫痫、共济失调等.现将我院2004年的2例GD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栓前状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血栓前状态 (prethromboticstate ,PTS)既往称血液高凝状态 (hypercoagulablestate ,HCS) ,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 ,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PTS颇为常见 ,各种血液及非血液疾病时均可见到 ,如多颗粒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及恶性肿瘤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 ,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栓形成涉及四大方面 :血管内皮系统、血…  相似文献   
4.
刘小倩  樊娟  李英  武焕玲  王欣 《山东医药》2007,47(16):90-90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临床少见。1999~2006年本院收治6例。现报告报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患者,男3例、女3例,年龄18~40岁。恶性肿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因未明各1例。均有发热,体温37.5~38.5℃4例,≥39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瘕(ITP)患者骨髓象中的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形态变化,血小板聚集功能在lTP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骨髓细胞学计数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应用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20名正常人和24例ITP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T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分类、形态与正常人之间有明显差异;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活性有明显差异。结论TTP患者的出血倾向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的聚集功能下降有关,治疗后可以通过改善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纠正TTP患者的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对二者发病机制、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和CD45/SSC设门,对MDS组23例、AA组14例、正常对照组9例的骨髓原始细胞各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MD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 DR、髓系早期抗原CD13、CD33、单核系抗原CD14、T淋巴细胞抗原CD7的表达率增高,髓系成熟抗原CD15、B淋巴系抗原CD19、CD20的表达率降低,DI值增高(P<0.05);RAEB组与RA组相比CD34、HLA DR、CD13、CD33、CD14、CD7的表达率增高,CD15、CD3、CD19、CD20的表达率减低,DI值增高(P<0.05)。A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CD34、CD13、CD33、CD15的表达率降低,CD3、CD7、CD25、CD22的表达率增高(P<0.05)。MDS组与AA组相比其CD34、HLA DR、CD13、CD33、CD14的表达率增高,CD3、CD5、CD7、CD15、CD19、CD20、CD22、CD25的表达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MDS和AA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2.5岁。因口腔及咽峡部粘膜布满白色微凸的小点和斑片,伴拒食、发热5天就诊。查体:贫血貌,愚笨面容,眼距宽,眼裂小,眼外角上斜,鼻梁低平,腭弓高。四肢肌张力低下,通贯手,手掌叉点移向掌心,拇指球区可见胫侧弓形纹。皮肤、粘膜无黄染,面部布满散在...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2.5岁,因口腔及咽峡部粘膜布满白色微凸的小点和斑片,拒食.发热5天就诊。查体;贫血貌,愚笨面容,眼距宽,眼裂小,眼外角上斜,鼻梁低平,胯弓高,四肢肌张力低下,通贯手,手掌三叉点t移向掌心,拇指球区可见腔侧弓形纹。皮肤、粘膜无黄染,面部布满散在的出血点,左侧颈部可触及1个黄豆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00次/分,心前区可闻及1/VI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肝、脾未触及。X线检查:左、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段明显突出,肺血流增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右心…  相似文献   
9.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对二者发病机制、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对23例MDS、14例AA、9例正常对照的骨髓细胞各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MD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造血干/祖细胞抗原CD34、HLA-DR、髓系早期抗原CD13、CD33、单核系抗原CD14、T淋巴细胞抗原CD7的表达率增高,髓系成熟抗原CD15、B淋巴系抗原CD19、CD20的表达率降低,DI值增高;由RA进展至RAEB,CD34、HLA-DR、CD13、CD33、CD14、CD7的表达率逐渐增高,CD15、CD3、CD19、CD20的表达率逐渐减低,DI值逐渐增高。A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CD34、CD13、CD33、CD15的表达率降低,CD3、CD7、CD25、CD22的表达率增高。MDS组与AA组相比其CD34、HLA-DR、CD13、CD33、CD14的表达率增高,CD3、CD5、CD7、CD15、CD19、CD20、CD22、CD25的表达率显著降低。MDS和AA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分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焕玲  范刚 《中国微循环》2006,10(4):301-303
当细胞激活或凋亡.会以“出泡”的方式从细胞膜上脱落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MP曾被认为是细胞“垃圾”.只是细胞活化或损伤后的标志。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MP具有来源细胞的表面膜蛋白和细胞浆成分,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丝氨酸,有促凝、促炎症和改变血管功能的作用,在血液循环中成为循环细胞和血管细胞相互作用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