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斌  欧英余  黄婧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84+1985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借此探讨其相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2年7月需要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盐酸右美托咪啶治疗组(B),每组30例。检测患者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HR、MAP、RPP在麻醉前和拔管前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后以及拔管10 min后上述指标A组较拔管前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B组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苏醒、拔管和呼吸恢复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可以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曹蓉  程斌  伍孟军  欧英余 《四川医学》2012,33(7):1115-1118
目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对几种全麻诱导用药方案下产妇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并且同时观察对产妇术中循环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以期为优化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足月孕妇6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芬(Ⅰ)组、小剂量瑞芬(Ⅱ)组和氯胺酮(Ⅲ)组3组。分别记录入室后、切皮前、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等时点的AAI、血压、心率;记录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术后1d对术中事件显性记忆。结果 AAI值在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两个时点3组间有差异,相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胎儿娩出时血压显著高于麻醉前,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Ⅱ>Ⅰ组;1min Apgar评分,3组新生儿轻度窒息(7~9分)的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Ⅰ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最高P<0.05;Ⅲ组有1例术中知晓。结论第Ⅱ组方案能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结合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最小、循环的稳定情况居中,是最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3.
双氯酚酸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日间手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氯酚酸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日间手术的患儿138例,其中男120例,女18例,年龄11个月至7岁,体重10~30kg。根据给药时间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患儿苏醒时(P1)、苏醒后30min(P2)及60min(P3)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并监测其生命体征。【结果】实验组患儿P1、P2时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3时点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双氯酚酸超前镇痛能部分有效地抑制小儿日间手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欧英余  张薏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19-1421
【目的】比较10g/L氯普鲁卡因与1.25g/L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拟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初产妇患者68例,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A组)和罗哌卡因(B组)两组(n=34),在宫口开至2~3cm时A组给予镇痛液配方为10g/L氯普鲁卡因+0.003g/L芬太尼;B组给予1.25g/L罗哌卡因+0.003g/L芬太尼的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至第二产程开始时停止。观察并记录镇痛前、给予硬膜外负荷量后5min、30min,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以及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A组的疼痛评分较B组在给负荷量后5min低(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无差异(P〉0.05)。两组的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无缡计学意义(P〉0.05)。【结果】10g/L氯普鲁卡因分娩镇痛较1.25g/L罗哌卡因起效快,两者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胸部手术的伤害性刺激可致患者过度应激反应,同时伤口疼痛会抑制患者有效呼吸及咳嗽,降低通气功能,易致术后肺部并发症。腰段及低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影响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倾向,防止纤溶抑制,降低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本文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有何不同,是否存在麻醉方式不同镇痛效果不同。方法:选取拟行剖腹产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各50例,比较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硬膜外组感觉阻滞时间长于腰硬联合组,Bromage评分低于腰硬联合组,麻醉效果不及腰硬联合组,术后加用镇痛药物患者明显多于腰硬联合组,两组在感觉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术后加用镇痛药物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在术后6h、12h静止状态及咳嗽状态下VAS评分均高于腰硬联合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术后12hVAS评分最高;术后眩晕发生率硬膜外组为16.00%低于腰硬联合组4.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产手术使用腰硬联合比较硬膜外麻醉效果好,术后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但应注意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用于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药效。【方法】选择紫绀型先心病患者56例,轻度紫绀与重度紫绀患者各28例;根据诱导后给予不同剂量罗库溴铵随机分为低剂量组(0.6mg/kg),高剂量组(0.9mg/kg),测定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与轻度紫绀组比较,重度紫绀组的起效时间延长(P〈0.05),而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相比较,高剂量组(0.9mg/kg)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减少,作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对紫绀型先心病患儿敏感性不一致,重度紫绀型先心病患儿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樊梅  魏燚  欧英余  欧明灵  曹蓉 《西部医学》2022,34(4):552-555
目的 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择期剖宫产孕妇循环稳定性和血清促炎性细胞因子、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院98例行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分为七氟醚组(n=52)与对照组(n=46).比较两组术前(T0)、切皮时(T1)、出胎时(T2)、拔管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母亲产时血糖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初产孕妇20例(全麻组)及同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年龄、体重相近的足月孕妇20例(腰麻组)。全麻组采用丙泊酚100 mg+瑞芬太尼100μg+琥珀胆碱100 mg;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匀速推注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耐乐品)2.5~2.6 ml。分别于麻醉前、胎儿娩出后即刻测母亲指尖血糖,新生儿出生后10分钟足跟血血糖,同时记录孕妇围术期血压、心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产妇分娩时血糖水平降低(P<0.05);腰麻组分娩时血糖升高(P<0.05);全麻组新生儿生后血糖明显低于腰麻组(P<0.01);新生儿生后血糖与产妇产时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全身麻醉产妇分娩时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生后血糖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应该关注和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硫酸镁对瑞芬太尼致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56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B组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硫酸镁40mg/kg,并以10mg/(kg·h)的速度输注至手术结束,A组输入等剂量生理盐水。维持麻醉:瑞芬太尼0.4μg/(kg·min),丙泊酚4mg/(kg·h)。记录术后30rain、1h、4h、12h、24hVAS评分,24h内追加芬太尼的量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30min至4h之间的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停瑞芬太尼后第一次应用芬太尼的时间比B组明显提前(P〈0.05),且术后24h应用芬太尼的总量也明显较多(P〈0.05)。A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高于B组(P〈0.05)。【结论】硫酸镁可以缓解瑞芬太尼.致妇科腔镛丰来患者未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